2022年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十四五”目标任务,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示范区海岛样板,全面落实“六稳”和“六保”工作,经济发展稳定向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一、 居民收入总体情况
上半年,岱山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8元,同比增长4.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1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0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
从四大项收入来源看,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710元,同比增长4.7%;人均经营净收入3497元,同比增长4.0%;人均财产净收入1725元,同比增长5.2%;人均转移净收入4746元,同比增长6.0%。
表1 2022年上半年我县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二、 居民收入增长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增速稳中趋缓。上半年,岱山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0710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5098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2326元,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2.1%、54.2%,占比均居四大类之首,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1.0%、50.9%,分别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2个、2.9个百分点。
(二)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岱山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497元,同比增长4.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1.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2778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4870元,同比增长5.1%。
(三)财产净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岱山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1725元,同比增长5.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137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848元,同比增长6.0%。
(四)转移净收入占比上升,对收入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岱山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4746元,同比增长6.0%,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5.5%,比去年上升0.2个百分点。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8.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对收入的拉动作用仅次于工资性收入。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818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696元,同比增长7.8%,增速居四大类收入之首。
三、居民增收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开局平稳,提振市场发展信心。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态势稳步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11.91亿元,同比增长21.8%,同时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六稳”“六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工资水平在疫后恢复且较多从业者薪资刚性增长。再加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结构调整后,原 70%的年终绩效奖金分摊到月度发放,每人每月增长2000 元以上,拉动工资性收入增长。
(二)理财渠道拓宽,财产净收入持续增长。一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投资渠道逐渐拓宽。二是城市流动人口增多,承租群体不断扩大,带动了我县房屋租赁市场,较大地促进了我县居民房租收入的增长。三是存款增长带动利息收入增加,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8亿元,同比增长5.2%。四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渔农村居民享受股改分红,带动居民财产净收入的增长。
(三)政策保障有力,转移净收入稳步增长。一是社会保障不断提标扩面,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不断提升,成为转移性收入稳固上涨的有力保障。二是渔业柴油补贴补发拉动岱山居民增收。5月初渔业柴油补贴陆续发放,全县目前面向渔民直发补贴约1.07亿元,较大程度上带动了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四、促进居民增收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疫情多点散发,餐饮、住宿、文娱、旅游业等接触性消费和服务行业影响比较明显,对居民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受疫情防控限制人员流动、公众活动受限等影响,部分抗风险、抗冲击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存压力增加,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也更加突出。三是农业经营户增收面临压力,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上涨导致农业经营成本增加,生猪养殖亏损加重也影响养殖户增收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