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胥成等5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海丰村、火箭村等农田排洪排涝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并与你们面商的意见,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海丰村、火箭村等农田排洪排涝问题受南浦大闸、海丰大闸、摇星大闸及南浦、摇星强排的限制,遇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就会受淹受灾,给群众带来经济损失。为解决岱西镇海丰村、火箭村片区排涝问题,我局于2022年7月8日下午召集岱西镇、高亭镇、岱山县筑地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南浦村、舟山市水利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局属规划建设科及运行管科等相关单位召开会议。针对建议中涉及的问题,会议商讨后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由造地指挥部出资,在海丰浦道原盐田与农田分界处建设一座小型强排泵站,项目具体由村里实施。二是由造地指挥部牵头,对该区域排涝设施进行统一调度,预泄一定的蓄水量。三是由造地指挥部、岱西镇、县农业农村局一起出资,对海丰浦道下游以及海丰大闸的出海口进行清淤,项目具体由岱西镇实施。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3日
建议内容:
关于提升海丰村、火箭村等农田排洪排涝的建议
2016年前,岱南片区排水出海口共有南浦大闸、海丰大闸、摇星大闸三道闸门,分管各区域排涝任务,其中南浦大闸控制的排洪面积最广,包括桥头部分、司基的龙眼片区、大峧、机场、南浦、石马岙、茶前山、浪激咀开发区;海丰大闸的控制面积次之,包括东沙念母部分、青黑的芭弄、海丰、火箭的一部分、茶前山盐场及火箭盐场的部分区域;摇星大闸控制着青黑芭弄的部分、火箭的大部分农田、火箭盐场的部分、摇星盐场、摇星村所属的区域以及前岸的部分区域。
南浦、茶前山、海丰、摇星在原农田与盐田的交界处均设有控制闸门。南浦浦道与海丰浦道相通,二者连接处设有一控制闸门,当降雨量过大时限制南浦浦道的水流向海丰浦道,各区排洪排涝相当顺畅。强台风强降雨后,海丰能在一至两个落潮内基本解决区域内农田受淹问题,然后打开连接南浦浦道与海丰浦道的闸门分担南浦浦道排水。当时海丰排洪排涝速度居岱南片区之首。
2016年后,岱南7500亩盐田被征用成立火箭盐场造田项目,对岱南片区水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在原盐地内增加了两条南北走向河道,在南浦浦道下游及海丰浦道中下游新建两座闸门。南浦大闸以及海丰大闸所承担的排洪区域连成一体,除承担原来管控的区域外,还承担火箭盐场以及摇星盐场的全部,以及火箭部分居民区的排洪排涝任务,原来连接海丰浦道与南浦浦道的控制闸门拆除。
现在海丰大闸控制区域的排洪速度为最慢,在以往同等降雨量的情况下,排水时间约48小时基本解决农田受淹,72小时后才能全部解决排水问题。目前,海丰村、火箭村农田一遇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就会受淹受灾。2016年前后的巨大反差引起了群众对该项目引发系列问题的强烈不满。海丰村、火箭村等农田的排洪排涝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
追本溯源,探究问题产生的多重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南浦大闸控制区域的集雨面积广,农田地势高,强降雨时河床的水位上升快。原来南浦浦道与海丰浦道控制的闸门拆除后造成南浦浦道的水向海丰浦道流,水流速度大于海丰浦道上游的水流速度,顶住了海丰浦道上游的排洪,等南浦浦道与海丰浦道的水位持平后,海丰浦道上游才能正常排洪。
二、原海丰大闸在土地改造后承担了火箭盐场的部分以及摇星盐场的全部排洪任务,排洪量增加了约30%,这也是下游河床水位增高的一大因素。
三、海丰浦道下游以及海丰大闸的出海口可能存在淤泥淤积,加之水系改造后落差偏小导致海丰大闸排水的横截面减少,排水速度变慢。
我据此提出以下方案建议。
一、在海丰浦道原盐田与农田分界处建设一道小型强排系统,把上游的水强排到海丰浦道。上游的集雨面积少,河道面积小,假设上游的水位下降50cm,下游的水位上升不会超过5cm,下游农田也不至受淹。强排能增高海丰浦道下游的水位,加快排水速度。
二、排水出海口三道闸门的工作人员分别由南浦、海丰、摇星三村的村民管理。南浦的排水听从高亭镇、南浦村、造田指挥部的指令,海丰大闸听取岱西镇、海丰村、造田指挥部的指令,摇星大闸听取岱西镇以及摇星村的指令,南浦和摇星的强排听从三防办的指令。上述节点因区域地势高低不同而导致受淹程度不同,各工作人员开启闸门排洪时间也宜因时因地灵活变通。因下游水系连通,成立一个指挥中心统一安排排洪排涝任务很有必要。
三、清除下游以及出海口淤泥,增加上下游落差,加快排洪速度。淤泥日积月累只会持续对未来的排洪排涝工作产生干扰,现阶段及时清淤并保障将来的按时清淤,未雨绸缪,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