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127P/2022-80295 生成日期 2022-03-28
发布机构 岱山县公安局 文号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主题分类
岱山县公安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 岱山县公安局 发布日期: 2022- 03- 28 10: 10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工作纲领,紧紧围绕法治公安建设目标,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全力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对照《2021年度市对县法治建设(法治政府)考核责任分解表》(岱委法办发【2021】4号),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强化法治理念教育

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年度学习内容,结合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学习和公安机关“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采取邀请教授讲座授课、网络课堂、专题学习和自学等开展了多层级、多形式专题学习教育。年内共组织学习16次。

二、构建现代化执法办案新模式,全面建设数字法治系统

(一)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落实专项资金510万,于2020年底建成启用“专业化分工、集约化办案、全流程管控、一站式服务”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我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提档升级。运用智能手环绑定、红外监控、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以及虹膜采集仪、声纹采集仪、手机信息采集仪等信息录入设备,对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借助执法智能化手段,加强法制数据分析建设,组建“1+6”(1个民警+6个辅警)专业网上巡查队伍,承担网上巡查、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研判、精准应用等工作,实时、定期对执法状况提供全量统计、预警预判,辅助执法决策、服务执法实战。目前进中心办理的刑事案件共265起,占全局刑事案件比例53.78%。

(二)深化“轻案快办”机制。深化刑拘直诉、认罪认罚从宽和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推进移动办案、远程办案模式,拓展加快办案的途径和渠道。今年,通过刑拘直诉移送起诉80人,刑拘直诉率达22.35%。刑事快办132人,快办率达25.19%。取保候审平均用时和行政案件快办率均居全市前列;移动执法APP覆盖率达100%。

(三)推进政法一体化办案。依托政法一体化平台推行政法内部单轨制审核审批、内部办案“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现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和人、案、物网上协同。今年以来,通过单轨制协同提请逮捕113件,移送审查起诉265件,协同率分别均达100%。

(四)建设综合行政执法集成应用。我局行政处罚案件均在公安自建的“执法办案系统”中流转,掌上执法检查率达100%。

三、推进行政执法改革,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一是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明确法制审核主体、范围、内容和程序等,编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确保重大执法决定合法。二是为全县公安机关一线执法执勤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200余台,确保执法民警人手配备执法记录仪,严格落实执行执法记录仪“处警必带、执勤必用、过程必录、信息必存”的要求,实现对现场执法活动的全过程记载。县公安局所有在编在职民警全部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三是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依托县局门户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公示行政执法和法制审核流程图,公示行政执法主体清单、行政执法人员清单和权责清单等,行政执法更加高效透明。

四、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务

(一)落实监管事项清单。监管事项清单应领事项认领率达到100%。行政检查事项年度覆盖率为100%。 (二)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围绕高水平建设县域最优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深化改革探索,依托政府数字化转型,对照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要求,落实6项涉企“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公章刻制业、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两个事项的告知承诺机制。通过在岱山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安排专人参与“企业政策奖补兑现”专窗执勤,全面落实企业“开办”、“注销”、“变更”一件事集成办理和惠企政策快速兑现,着力实现企业开办 “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办结”;企业注销“信息共享、同步指引、一网服务”;企业变更“一网通办”、“同步备案”。今年来,县局共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10件。

(三)依法行政监督

1、行政诉讼。我局严格贯彻《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出庭应诉工作,积极践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活动。2021年,我局行政诉讼案件3起,均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其中2起由公安局长司徒贤存出庭应诉,另1起王岱杭行政诉讼案件,一审和二审开庭,我局行政机关负责人高峰带队依法出庭应诉。

2、行政复议。我局严格按照《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和《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制度》办案,实行执法办案五级审核制度,健全疑难复杂案件集体研究制度,切实提高办案质效。2021年发生4起行政复议案件,均按规定进行了答辩,均被维持。

五、构建高效规范执法监督体系

(一)年终排名预测。全市执法质量考评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年终排名前二。

(二)派驻法制员专业跟踪指导。制发《岱山县公安局派驻法制员工作细则》,选派3名法制员派驻至警情、案事件量大而复杂的衢山分局、高亭派出所和鱼山派出所,对派驻单位的日常执法过程、执法习惯等方面开展全方位跟踪指导。(三)健全与检察机关的对口衔接机制,强化法律适用研究、联合执法监督、监督信息通报等方面良性互动。2021年共收到检察院纠正违法通知书4份,检察立案监督2起,撤案监督1起,均在规定时间内书面或者和体化协同系统回复检察院。(四)向看守所提供法律援助力量,落实值班律师制度。法律援助经费保障由司法局落实。

六、加强基层“枫桥式”派出所创建

深入推进派出所能力建设。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县局派出所“枫桥指数”评估指南,明确警种职责及督查清单任务;加强联勤警务站建设,对接县政法委、信访局等职能部门,协商联勤警务站场地事宜,对接联勤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建设总体构架。精心组织“爱民警务创客PK赛”,以PK赛为载体,根据各所辖区特点和工作实际来进一步深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全面推进公安信访“最多跑一地”,全力提高入驻信访超市后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办事效率。

七、加强普法宣传工作

在社会面法律宣传工作上,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采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多形式组织开展“12·4”宪法宣传、“1·10”宣传、“6·26”国际禁毒日宣传、“93”反诈、“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今年以来成功劝阻疑似被骗用户2915名,止付银行卡317张,金额458余万元;冻结银行卡122张,金额1555.8余万元。

八、加强网络执法,推进网络生态治理

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坚决打好围剿政治谣言、“净网”“护网”系列组合拳,有序推进网络生态治理。一是坚决惩治网络政治谣言。坚持最高标准,严格落实“1126”网上巡查管控措施。坚持源头清剿,开辟境外“净网”新领域。紧盯国内外重点网络阵地,聚焦遏制境外造谣源头、切断谣言“倒灌”渠道,今年以来落查境外重点目标10个。坚持宽严相济,处置网上发布涉政不当言论事件2起,教育训诫4人。二是高压严打网络违法犯罪。深入推进“净网2021”专项行动,聚焦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2021年以来,破获各类涉网案件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余名。三是全力保障信息网络安全。按照“一次演练,二期重保、三轮漏扫”网络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推进,组织召开“护网2021”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活动,共发现并整改网络安全隐患36处。开展“互联网+LED”广告屏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县364块“互联网+LED”广告屏开展全面检查梳理,并组织开展LED屏安全处置应急演练,保障建党100周年安保期间LED屏的绝对安全。

九、完善体系制度,推进民主决策

我局严格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对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制定程序,通过局党委讨论研究、法律顾问审查等方式规范审核把关,做到有件必查、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同时,积极配合县委办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与今年新颁布的民法典等新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相符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改和废止、清理。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制定我局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在公安政务服务网等网站公布相关信息。落实《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聘请马剑哲律师作为我局常年法律顾问,规定其参与合法性审查;今年我局8名民警参加了公职律师岗前培训。

2021年,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民警法治观念不强,职责履行意识、办案程序意识不强。二是执法方式不适应。不能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精神和文明执法要求,不注意执法方式和技巧,粗暴执法问题偶有发生。三是监督管理仍有缺口。行政执法监督更多体现在表面和形式上,缺乏实效性和威慑力,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督体系。行政执法监督缺乏合力,常出现单部门管全局、以小镇大的情况,监督问责相对弱化,责任追究力度不到位等问题。

今后我局将继续以法治岱山政府建设为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做深做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深化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提高法治公安建设决策水平,深入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