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为解决渔业管理数据分散、涉渔业务协同难、决策难等问题,投建启用“海上一体化”协同应用管理平台,建立海上精密智控屏障。通过海上数据共建、共享、共治,提高县域渔业安全治理协同管理和决策服务能力,实现县内渔业安全形势稳定。
一是构建渔港“可视网”,实现安全管理透明化。从加强港岸船一体化视频监控系统入手、融合海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渔船进出港报告系统,形成有效的可视化“智慧渔港”管理平台。从全县角度了解县域海上运行态势,实现港岸船一体化视频监控,对渔港、码头、岙口及渔政执法对象进行实时监控,重点围绕“人、船、港、渔”等方面对“违规进出港渔船”、“三无渔船”等违法违规渔船进行自动跟踪抓拍和信息预警,着力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船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形成高效便捷、快速处置的“技防+人防”全天候动态监管格局。今年以来,已核查进出港渔船805艘,人员核对9015人次。
二是织密海上“预警网”,实现安全管理可控化。“海上一体化”协同应用管理平台,融合多部门数据,可分层级实现智能点验,自动对渔船的航行状态进行汇总记录,在设置的点验时间下实现对本港籍船舶进行自动点验,及时核查动态不明渔船,确保渔船不落单、不失联。同时针对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预设了船舶碰撞报警、船舶进出港预警等多种报警规则,使多个管理部门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警情进行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置。自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共发出商渔船碰撞预警、渔船脱离编组预警、事故多发区域(敏感区域、航道)预警等6956次,通过平台发布渔船调度信息1600余次、气象预警信息2670余次,为全县渔民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服务保障。
三是建设数据“共享网”,实现安全管理协同化。“海上一体化”协同应用管理平台,通过整合渔业、交通、应急、海事、气象等部门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成为了海上综合数据中心,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为全县各类涉海行业提供基础信息,实现基础数据服务于各行业的目的,使各涉海行业实时掌握航道、港口、气象、水文等相关信息,为日常管理和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跨部门的业务交叉导致执法重复等现象,极大地改善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