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583584561H/2022-79242 生成日期 2022-02-11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2- 02- 11 08: 58 浏览次数:

2021年以来,我局围绕县委县府办重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省、市统计局决策部署,认真谋划、矢志奋斗,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强化统计监测分析,推进统计工作高质量开展,为“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现将统计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完成)及预测情况

1、GDP保持较快增长(年度目标增长20%)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8亿元,GDP总量实现新提升,同比增长26.1%,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2、(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度目标增长30%)1-8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26.4亿元,同比增长68.1%(其中浙石化实现产值832.3亿元)。剔除浙石化后其他行业实现产值94.1亿元,同比增长11.3%。从主要行业看,船舶工业实现产值46.0亿元,增长12.3%;汽配制造产值14.5亿元,增长51.2%;矿石开采产值13.7亿元,下降27.0%;修理业产值12.7亿元,下降3.8%。

1-8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10.7亿元,同比增长35.2%,剔除浙石化后其他行业实现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13.4%。

3、水产品产量(年度目标下降5%)渔业生产保持下行。1-8月实现水产品产量14.6万吨,同比下降4.9%。

4、固定资产投资(年度目标467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8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78.2亿元,增长29.3%(浙石化334.9亿元,增长43.2%)。

5、外贸货物进出口额(年度目标外贸货物进出口额120亿元,其中出口额90亿元)。1-6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6.0亿元,同比下降27.4%,出口额27.2亿元,同比下降30.8%。

6、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年度目标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0亿元)招商引资稳步推进。1-8月完成实际利用外资4527万美元,完成进度56.6%。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9.49亿元,完成进度73.7%。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目标增长8.5%)市场消费延续恢复态势。1-8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亿元,同比增长11.1%(排名全市并列第二)。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度目标19亿元,增长5.0%)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8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亿元,增长16.8%;税收收入11.3亿元,增长18.8%。

9、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年度目标14亿元)企业研发费用高位增长。1-8月实现企业研发费用支出25.3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浙石化24.4亿元。

1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度目标城镇增长7.0%,渔农村增长7.5%)居民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据上级部门核定反馈,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4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9%,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3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突出重点加强统计监测分析

聚焦县委县政府“做好重点区块(开发区)、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石化产业链、GEP统计监测、分析”的重点工作任务要求。重点开展重点区块(开发区)、石化产业链、二项收入统计监测,梳理确定细化监测区域范围、主要指标等重点区块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做好统计数据监测分析预测,全面及时反映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按月提供开发区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贸易额、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已完成对重点区块、两项收入、全县规上企业税费监测等分析,形成一季度、二季度及七月岱山税收简报。

(二)先行先试探索GEP核算工作

开展GEP核算工作。探索陆域、海岸带共同核算模式。积极对接省发改委、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确定开展2019年度GEP核算相关事宜,制定实施方案,引导适应我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体现方向。持续推进专班管理。目前已召开岱山县GEP核算项目启动会议,GEP核算方案和技术规范展开研讨,并对部门取数需求、取数口径和方式开展沟通交流,已开展GEP政府采购方式及流程等事项,现已沟通第三方代理机构,对接后续招投标事项。

(三)从严治数推进防惩统计造假专项工作

强化统计基层数据管控,抓紧抓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项工作,做好迎接国家统计督查及省“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前期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我县企业源头数据质量。1、组织开展统计法应知应会学习。2、开展“一套表”统计业务培训,截至9月,开展覆盖全县245家企业和13家单位统计业务培训7场。3、完成省、市“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对我县20家企业的劳动工资报表和40家企业的固定投资项目进行数据质量核查,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基本单位各20家企业,进行基本单位统计数据质量核查。积极做好数据质量核查,1-9月共对86家企业开展了现场数据核查工作,统计执法21家。4、切实完成国家统计督查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加强组织领导,深化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进一步推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重要文件选编》传达学习,顺利通过国家督查对15家工业企业和15家服务业企业的现场台账核查。

(四)创新思路加快产业升规纳统

创新构建“实时监管、部门联动、培育扶持、重点突破”四步工作法,将企业升规纳统纳入闭环管理,实现企业监测全覆盖、部门联动制度化和升规纳统流程化。1-9月,共计新增入库四上企业17家,其中工业5家、服务业2家、商贸7家,建筑业2家,房地产业1家,投资项目24个。

(五)认真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收官工作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推进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审核、验收上报、数据汇总、质量评估、公布普查数据和资料开发、先进评比等工作。通过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反映全县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状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撰写七人普工作总结,认真剖析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六)“五链闭环”推进住户调查工作

持续推进城乡收入统计监测专班运作,深化“县、(乡)镇、社区/村”三级责任制度,做好预测预警与分析研判,挖掘更多“数据潜力”,提升我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力做好劳动力调查、营商环境评价、低收入农户全县小康统计监测、粮食产量监测、畜牧业等专项调查以及平安浙江、平安乡镇等满意度调查工作。

(七)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

对标省市统计局党政机关整体智治工作,梳理本单位重大任务和主要领域核心业务,结合“现代化先行”重大任务建设要求,提出岱山县经济开发区指标体系监测工作目标,并形成周报、月报及工作动态形式的常态化汇报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三张清单”落实,梳理完善经济开发区指标监测体系初步框架,建立初步监测指标体系。积极谋划统计系统多跨场景应用,向省局部门申报“统计单位全生命周期管理”场景设想,主动承接省市“统计单位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项目,助力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确保统计数字化改革取得实效。

三、2022年工作思路

(一)强化分析研判,积极发掘亮点,反映经济发展新水平。

一是高质量深化专班任务,推动统计监测分析更加精准高效。协同开发区等相关部门继续梳理优化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精准高效做好相关数据监测分析。同时将加强数字经济、科技进步等重点行业统计监测,关注跟踪主要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梳理短板弱项,做好阶段性数据分析,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全面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积极推动目标任务落细落实,以现代化先行岱山模块为重要切入口,借助全省统建数据平台,梳理我县现代化先行相关数据,提前做好门户前期准备工作。推进建立经济开发区指标监测体系。做好集陆、海两域共同核算的海岛县域GEP核算试点工作,落实GEP核算经费预算追加及项目政府采购,加强GEP核算业务学习培训,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提供GEP核算各项指标数据,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共同完成2019年度陆、海两域GEP核算报告。

(二)强化数据支撑,服务数字经济,做出数字赋能新贡献

一是深化落实高质量发展统计改革要求。以强化部门统计管理职责、完善统计基层组织网络,推进企业规范化建设构建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以深化统计报表制度方法改革、健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专项统计调查构建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提升统计监测评价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应用、开展统计执法监督,为全面推进全县统计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完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评价;结合数字岱山建设工作,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分析研究,重点加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科技等领域指标的研判,开展好全县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深入研究省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强化实时监测,做好预测分析;做好自贸区、全域旅游、文化产业等监测评价工作,加强新经济活动核算。

三是全面升级局三服务工作2.0版,在服务理念、方法、机制、作风等方面全面改进、不断升级,把问题处理结果反馈作为问题办结的前置程序和必经环节,打造问题“发现—交办—办理—反馈”的完整闭环。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指导,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地研究和落实帮扶举措,着力破除企业在统计工作及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把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地落到最需要的地方。

四是聚焦重点行业,密切跟踪石化配套服务和下游产业链企业投产情况,实现石化产业应统尽统。做好石化产业龙头“建链”、精准 “补链”、智造“强链”文章,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全面了解浙石化及石化产业链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情况,尤其是卓然、润和、浙优、德荣等大企业建设、投产情况,强化已入库企业统计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从统计角度谋求提升重点区块、重点行业发展举措,充分挖掘、发挥石化配套企业和产业链企业产能释放。

(三)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基层基础,展现质量管控新作为

一是持续深化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项工作,一以贯之压紧落实数据质量主体责任,完善和落实数据管控、数据核查和统计执法检查制度,持续加大对全县一套表企业数据检查审核力度,做到“实地+线上”核查全覆盖。

二是推进统计法治建设,制定落实县统计法治年度工作要点,常态化开展基层统计业务与法治培训,在日常业务培训基础上,组织开展全县一套表企业分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多形式开展统计普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活动,多渠道开展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指导,通过三服务下基层实地指导企业统计工作,确保基层源头数据质量。

三是常态化开展企业数据核查,计划安排对全县四上企业做好现场核查全覆盖。加强统计执法检查,规范涉企统计执法行为,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及处罚标准对统计违法企业做好处罚工作;做好全县统计诚信单位创建工作,通过正面激励与反面惩戒相结合,全面提升源头统计数据质量。

(四)坚持政治建统,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一是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坚持学习党史践行动、办好实事惠民生。打好“党史学习教育+创城”组合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打好创城工作攻坚战,做好“数海先锋”在创城志愿服务活动中带头示范作用,在创城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二是锻造“数海先锋”,以党建品牌提升业务工作。创新打造“数海先锋”模范机关建设品牌,进一步推广“标准化+统计特色”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书写新时代统计事业发展新篇章。把打造党建品牌与开展清廉岱山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重点工作,将党旗插到中心工作阵地上,推动全局统计工作高质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