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山乡活动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如何让节庆活动“活”起来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县委宣传部、秀山乡政府、衢山镇政府等协办单位意见,并与你们面商的意见,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节庆活动是地域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县在举办节庆活动时重视当地非遗项目挖掘与包装,深耕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创意、策划准确到位,挖掘节庆背后的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活动。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传承海洋非遗共创文明岱山——2021非遗进景区公益义演”,在岱山县东沙古渔镇景区内隆重上演,轿子迎亲、喜庆锣鼓、百工走秀……特色民俗踩街轮番登场,为市内外游客送上了视觉盛宴。每逢传统佳节或旅游旺季,岱山文旅部门组织10余支民间非遗表演团队、60余位非遗传承人走进景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让非遗与旅游“联姻牵手”。
近年来,东沙弄堂节、渔家千人宴、非遗大联展等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声名鹊起。2020年以来,县文旅部门改建了木偶戏馆、非遗传习所等多处保护传承场所,开发设计了渔民画体验包、岱山非遗之旅传承棋、十二月鱼谣盐雕模具等非遗文创衍生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以民间休渔祭海习俗成功打造中国海洋文化节休渔谢洋大典,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祭海谢龙王的行龙水酒成渔家千人宴,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展现民俗节庆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衢山镇致力于打造衢山百姓自己的艺术文化节,推出以“东海瀛洲艺术节”品牌活动,内容涵盖文旅体等方方面面,包括迎春文艺晚会、篮球赛、环城越野赛、羽毛球赛、音乐才艺大比拼、广场舞比拼、蟹爬爬文化节庆活动、海岛文化旅游季活动、主题文艺巡演进礼堂等,以活动凝聚人心,以文化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为“东海瀛洲·自贸港城”和现代化港口花园小城市建设注入源源动力。连续开展“海港杯”、“赛丽风电杯”等篮球赛都由企业冠名赞助。2018年8月举办“东海瀛洲艺术节”暨首届蟹爬爬文化节庆活动,以蟹为媒,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打造成为了集趣味、艺术、美食、娱乐于一体的游乐风潮和活动盛宴,切实加深外地游客对衢山旅游和海鲜美食的印象,促进旅游、文化与餐饮业的融合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衢山的知名度。
秀山乡通过委托文旅策划企业提供创意想法,策划一些富有吸引力、趣味性的活动,在秀山岛旅游公众号上提前发布信息,确保活动宣传到位,效果明显。
二是实行市场化运作。县文旅部门推出非遗产品走进百姓生活,岱山三宝、渔民画衍生品等蕴含各类传统技艺,展示地方文化元素的非遗产品与传统节庆活动联姻,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走进大众生活。
秀山乡努力构建“政企合作”和“企业自筹”开办活动的运作模式,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形成市场化基础和品牌化效应。目前很多大型的节庆活动现在已经全部实现市场运作。海语墅在2020年国庆期间,自筹举办活动,在群众间取得较好反响,房产销售额迅速增加;五一期间蓝白小镇邀请乐队,轮番献唱,嗨翻现场,大大提升了秀山岛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衢山镇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吸纳民间组织、民营企业等力量参与其中,专业分工,高效运营,将节庆旅游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积极策划具有地域特色的节庆活动,并利用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覆盖面广、受众率高、信息传播快的优势,提升旅游人气,进一步拓宽活动渠道。
三是扩大社会参与促进文旅融合。节庆活动既要活起来,又要动起来。县文旅部门培养各门类非遗传承人,让非遗传承人驻校开展兴趣课堂教学,培育扶植舞龙、马灯、莲湘、木偶戏等本土的非遗表演团队,在参与节庆的同时转化为供游客参与体验的文化旅游项目,也加深对传统文化了解与认同。文旅融合,“景”上添花,在东沙古渔镇设立非遗传习所,在非遗传习所广收学徒,让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除了满足当地群众的需求,秀山乡还充分考虑秀山新居民的需求,坚持开展“美丽海岛 魅力秀山”——秀山乡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文化礼堂“艺”+“益”、周二课堂等活动,举办前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尽可能地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提升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四是政府的要素保障。2015年我县已经出台《岱山县基层公共文化项目资金分配细则》。2020年衢山镇出台《衢山镇文化业余团队扶持奖励办法》,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业余文艺团队,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事业搭建广阔舞台。
秀山乡推进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采取项目补贴、专项奖励等方式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和项目进行扶持和奖励,由乡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推动秀山乡文化旅游业态发展。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