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9003105/2021-78861 生成日期 2021-12-26
发布机构 县自贸服务中心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岱山综合事务服务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信息来源: 县自贸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 2021- 12- 26 11: 26 浏览次数:

     一、2021年工作总结

    ()“黄小双”油品储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黄泽山一期151万方地面储罐项目1-9月累计实现试运行收入1.35亿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3万方保税仓库于2月通过验收并同步启用。二期104万方地面储罐项目1-9月累计完成投资3.78亿元,其中20万方油罐已完成基础工程,正在开展油罐主体安装工程;其他84万方油罐已完成桩基工程,油罐基础工程累计完成75%;全年预计可完成投资5亿元,建成20万方罐容,完成总工程量的50%黄泽山-鱼山原油管道项目至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700万元,已完成项目核准和部分标段招投标,黄泽山首站已完成桩基工程,鱼山末站正在开展土地报批工作;全年预计可完成投资1.5亿元,海底定向钻完成20%,开展铺管施工。黄泽山地下洞库项目方面,浙能集团和海港集团已就项目前期成果移交的范围、内容达成一致,并已编制形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同步正在积极向上争取将该项目纳入新一轮国储油项目。

双子山东侧山体开采平整工程至9月底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71%左右,预计年底全部完成后可形成约285亩平地面积;西侧山体开采平整工程已于6月进场施工小衢山正在推进开山、政策处理等工作,已形成1100亩可建设土地,预计年底前形成约2000亩可建设土地。

(二)鼠浪湖矿石中转基地产能持续释放

 1-9累计靠泊一程船144艘,其中包括40艘40万吨级超大型铁矿石船,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353万吨、混配矿1225万吨;预计全年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700万吨、混配矿1600万吨。既有码头接长工程已完成海域评估,目前正在走海域招拍挂程序,并已编制完成项目工可报告。西三区项目及配套码头工程正在开展前期相关工作,其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其他相关专项报告的初稿已编制形成

(三)衢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衢山岛国际海事服务基地规划研究》已编制完成,其中岸基站产业园一期(44.5亩)由县交投集团先行建设,目前项目工可报告初稿已编制形成,正在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建设场地“三通一平”工程正抓紧实施,货运码头升级工作已同步启动,改扩建方案已设计完成,初步设计已着手编制。

产业招商同步推进。海事服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产业扶持政策正抓紧制定,预计年底出台。宁波宁兴集团的海事能源、港口服务、船舶管理等公司已决定在岱山注册。目前正与上海润通、龙亿国际、宝盛控股等意向企业对接洽谈岸基站产业园合作运营事宜。

    供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衢山联检锚地已于年初开展4单试供油业务,共加注保税燃料油7348吨目前锚地内气象设施设备已进一步完善,浙江海事局已组织召开衢山联检锚地保税燃料油加注通航安全咨询评审会议,根据评审意见将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及作业条件,待完善工作完成后,可常态化开展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川山南锚地已纳入《舟山港域保税油供应锚地规划》,锚地建设工可报告初稿已编制形成,外业勘察正在招标。黄泽山一期项目中的10万方燃料油保税罐作为出口监管库已通过验收并启用,舟山海关和企业均已同意以“以量计费”的方式出租。

    (四)自贸区制度创新纵深推动

    累计复制推广国务院下发的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22项,并已完成自贸试验区前五批改革试点经验及前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在岱落地应用情况的梳理总结。加快健全制度创新全流程工作体系,制定下发《浙江自贸试验区岱山区块制度创新工作促进办法》,建立岱山区块制度创新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7个,截至9月底已创制形成“首个自贸试验区大型项目数字化治理体系”、“‘一站式’营商服务综合体”和“全域‘刷脸通办’”等3项制度创新经验。

     二、存在问题

一是锚地常态化供油还未正式实现。虽已于年初在衢山联检锚地(鼠浪湖北锚地)开展4单试供油业务,但之后省海事部门认为舟山港区(包括南北部)存在安全隐患主要是防溢油措施不到位、北部锚地供油基础条件需进一步完善等,未同意该锚地继续开展试加注供油。目前《衢山临时锚地保税燃料油加注作业通航安全研究》已完成浙江海事局评审,正式纪要还没出具,仍在积极推动中。

    二是岸基站建设进度未达预期。岸基站产业园一期于7月初已进场开展“三通一平”工程,由于项目一期建设用地因历史围填海原因尚未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致使项目未能按照原定计划加快动工建设。目前已制定衢山镇渔港经济圈范围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单报方案上报省自规厅,待批复解决。

三是油储基地招商引资未有效突破。受围填海、国家石油储备体制等政策制约,除黄泽山二期104万方、黄泽山-鱼山原油管道项目正加快推进以外,黄泽山洞库投资主体尚未明确,小衢山中化项目一直处于前期谋划阶段,重大项目未实质性落地。

     三、2022年工作思路

    (一)“黄小双”油品储运基地。加快黄泽山整岛开发进度,推动黄泽山一期151万方地面储罐项目产能持续释放,全年实现营业性收入1.5亿元以上,建成黄泽山二期104万方地面储罐项目和黄泽山-鱼山原油管道项目,推动黄泽山地下洞库项目尽早明确投资主体,谋划黄泽山三期地面储罐项目,进一步提升油品储运能力和鱼山炼化项目原油供应保障。及时跟进企业前期谋划进度,推动小衢山中化项目签约落地;推进双子山开山平地,形成足够多的可利用建设土地,为项目招引落地打下基础。

(二)鼠浪湖矿石中转基地。推动鼠浪湖码头产能稳定释放,全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6700万吨、混配矿1800万吨,加快实施既有码头接长工程和西三区堆场项目,进一步提升基地码头装卸和矿石堆存能力。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落地建设,推动县属国企参与基地建设及相关贸易配套企业在岱落户,并顺势发展延伸产业链,助推衢山经济加快发展。

    (三)衢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基本建成衢山海事服务岸基站项目一期及明确运营主体,并开展供货、供水等相关海事服务业。积极招引燃料油供应、船货代理、外轮供应、船舶管理等知名企业5家以上,不断深化交投集团与浙能集团等国企、民企的交流合作,加速海事服务产业链规模初步形成。推动衢山联检锚地常态化开展供油业务,力争全年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突破50万吨完成川山南锚地供油专用锚位政策处理和建设,完善舟山北部港区供油锚位布局。依托黄泽山二期项目打造舟山北部港区保税船用燃料油仓储中心,进一步提高供油效率。

(四)自贸区制度创新持续落实上级下达的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任务,主动复制推广省内其他片区、区块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抓手。常态化运行岱山区块制度创新项目库机制,围绕项目管理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创制形成更多制度创新“岱山经验”,力争部分经验纳入浙江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案例乃至“十大”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