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135J/2021-71030 生成日期 2021-01-08
发布机构 县人力社保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岱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信息来源: 县人力社保局 发布日期: 2021- 01- 08 15: 50 浏览次数: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年。一年来,岱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标“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面对新阶段新形势,聚焦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努力交出今年各项工作高分报表。

(一)稳企业防风险,稳定就业局势

全县新增城镇就业561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87人、困难人员就业3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7%。一是返岗直通,助力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开通“点到点”“一站式”的“返岗直通车”、“复工高铁专列”59车次,接回安徽、河南、云南、甘肃等地返岗员工1352人,发放包车补助81.7万元。二是兑现政策,增添企业活力。全面落实社保费返还、稳岗补贴等政策,返还998家企业社保费1251.2万元;发放稳岗补贴259.35万元;发放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166万元。三是精准帮扶,缓解就业需求。健全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创业帮扶机制,落实在校大学生见习153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512人,就业率达93.1%。确定兰亭社区、东岙村等10家社区(村)为高质量社区(村)建设单位。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完成创业培训6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70万元。四是多元招聘,破解用工难题。搭建省际劳务合作对接平台,与湖南、四川、安徽、吉林、黑龙江等地签订20份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同时针对企业需求,组织专场招聘会15场,提供就业岗位4966个。利用“云招聘”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侧,推出“线上春风行动”,开展校企对接和校园招聘活动,推出岗位278个,需求人数1479人。

(二)惠民生暖民心,共享发展成果

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9820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3877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8956人,工伤保险参保57871人,失业保险参保28318人。一是精准扩大参保覆盖面。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3%,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转轨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46人,实现城乡养老政府全额代缴全覆盖。二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对符合条件的6406人进行一次性集中补缴,对65周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增发10元/月,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增资126元/月。三是落实社保减免政策。阶段性减免养老保险费10303万、工伤保险费892万、失业保险费358万元, 延长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减免工伤保险689万元、失业保险费1283万元,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至2020年12月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四是加大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力度。开展对涉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待遇的核查追缴工作,追回社保基金64.6万元,涉及31人;实地稽核企业1734家,涉及各类参保人员31215人。根据省里统一部署,开展全县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合规整改工作,通过专班攻坚,严控社会风险,上门宣传政策,对841个对象和153名面签人员在短短两天内提前完成省里的合规整改任务。

(三)增动能注活力,强化人才供给

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1441人,培育高技能人才853人,新增专业技术人员823人。一是实施积极的人才招引战略。紧紧围绕绿色石化产业、重点骨干企业人才需求,通过网络、校招、驻点招聘等举措大力引进各类人才,自行举办专场招聘会4场,线上招聘活动4场,省外高校驻点招聘2场,参与省市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10场,组织参与人才招聘会次数及人才引进数均创历年新高。二是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各类培训班69场次,共有3416人参加,3166人取得技能证书,形成“培训+技能鉴定+就业”的一条龙服务。开展鼎盛石化、银岱公司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共132人取得资格证书;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获得岱山县首家技能等级认定资格,银岱公司刘海平被推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选;对57家单位148名技师及以上人员发放高技能岗位补贴,共发放41.78万元;三是优化甬舟一体化柔性引才。发布一批符合我县经济发展、产业需求的宁波专家信息,向我县企业广泛征集教授专家需求,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建立恒泰漆业、舟富食品2家教授(专家)工作室,配合东沙镇做好博士后引进,目前引进人员已完成中国博士后网站注册,等待审核通过。四是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打造事业单位“清廉考录”名片,推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5次,紧缺人才公开招聘2批,共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8人。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对新设立、撤并、人员划转的事业单位重新核定岗位职数,完成教育系统新一轮岗位设置,开展中小学校职称自主评聘试点改革。

(四)促和谐保平安,决战根治欠薪

全年受理劳动监察案件16起,涉案人数128人,涉案金额157.86万元,结案率100%。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45起,涉及541人,涉案金额1768.89万元,结案率95.7%。一是全力开展“无欠薪”县创建。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根治欠薪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县在建工程20个项目落实在建工程分账管理等六项制度;全面推广应用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平台,已有17个在建项目进入监管平台;实施欠薪预警监控,20个工程项目和3096家企业纳入预警平台;成功创建浙江省“无欠薪”县。二是开展鱼山欠薪专项攻坚。成立劳动纠纷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岱山县劳动纠纷专项治理工作专班,专项治理保持快节奏、不间断、强高压态势,实现鱼山岛所有42家总包单位六项制度的全面落地。三是积极化解劳资纠纷。开展常态化劳动监察执法检查,排查单位300家,发现欠薪隐患企业60家,发放限期整改指令书36份,发放询问通知书49份;接待电话投诉2758起,来人投诉661批2312人,涉及劳资纠纷金额为2516.92万元;答复各类信访件157起,其中,答复处理督办案件共28批次149起,涉及1507人,涉及金额1898.07万元。四是推进劳动纠纷治理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全县7个乡镇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各乡镇依托综治中心、基层调解资源和力量等力量积极化解劳动纠纷,进一步提高基层劳动纠纷化解率。

(五)优服务促转型,提升治理效能

以“跑改”工作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延伸改革触角,扩大改革覆盖面,有效提升人社领域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20分钟办事圈”,实现民生事项“近能办”,下沉乡镇服务事项58项;巩固“社银合作”模式,下沉24个民生事项至乡镇(街道)25个网点。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完成群众和企业生命周期“一件事”迭代升级,新增困难人员就业援助、企业五险参保、退伍军人军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3个特色“一件事”,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个平台联办、一次不跑办成”。二是推进人社数字化转型。“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比例达到100%。开展“互联网+监管”事项覆盖率达到100%,双随机检查工作引用信用比例83.33%,掌上执法率100%。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和应用,新增签发30210个。三是“三服务”活动长效开展。主要围绕企业复工复产、稳岗就业、员工技能培训等方面需求,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共走访企业91次,解决劳动用工、技能提升等企业诉求38项,开展社保、就业政策宣传解读53次。四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强与金山区人社局的交流合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共享共建方式,开展人社领域高质量合作。受邀参加2020年金山区职业技能竞赛,岱山县参赛队获得铜奖。

(六)聚焦党建引领,打造人社铁军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铭初心、严管理、正作风,不断锻造“岱山人社”铁军风范。一是抓学习教育,着力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党员“云上”教育工作,以党员钉钉群为“引擎”,第一时间将党的最新政策、基层动态、党务知识、时事热点、组工资讯等内容推送到平台供支部党员学习,机关党支部荣获全省2019年度“学习之星”先进组织荣誉称号。积极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活动,“日日学”在全市人社系统名列前茅,并荣获2020年舟山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知识竞赛第一名,其中,县社保中心的孙静芳同志荣获“最佳选手奖”。二是抓志愿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与嘉和社区结对,常态化开展文明宣传和环境整治活动;主动参加“兼合式”党支部“共创文明城,党员我先行”主题活动,党员先锋作用从“八小时”转为“全天候”;组织37名在职党员和10余名退休党员赴安澜社区开展“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抓源头防治,筑牢党风廉政思想防线。始终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主责、首责,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深化谈心谈话机制,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以每季度廉政专题学习、警示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反腐倡廉图片展、参与廉政知识“网上考学”,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助推清廉岱山建设。四是抓监督考核,转变干部作风。坚持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工作两手抓,做到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人社服务大厅各项管理开展监督,促进人社系统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加强人力社保系统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岱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线,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重点围绕抢人才、促就业、强培训展开相关工作。

(一)紧扣精准供给,提高就业创业质量。一是推进就业帮扶标准化建设,加强大学生等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分类帮扶和全程跟踪服务,加大公益性岗位开放力度,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二是依托用工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县域内企业用工需求,全力挖掘更多就业岗位,搭建劳动力供需洽谈平台,组织各类招聘活动,拓宽劳务协作区域,重点保障浙石化及规模以上企业用工。三是高质量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充分合理利用第三方资源,扩大用工培训范围,丰富职业培训种类,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确保所有有就业意向的登记在册的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

(二)强化人才引领,提升人才开发绩效。一是坚持人才强县创新强县首位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继续“走出去”“引进来”,扩大与全国高校的交流协作,建立人才引进工作协作机制,设立引才工作站,持续宣传、推进我县人才招引工作,努力打造岱山县人才蓄水池。二是紧盯舟山绿色石化项目、甬舟一体化建设等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深化三服务,走访全县企业,摸透了解各个行业、各个工种对于人才智力的缺与需,创建人才需求目录库,依托大数据做好靶向引才工作。三是加大柔性人才的引育力度,紧盯“高精缺”,利用高校、科研院校的信息和人才集聚优势,实现高端人才的组团式引进,依托博士后工作站、教授(专家)工作室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加强本土技能人才培育建设工作,深化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培养更多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五是加强技能人才等级提升培养,开展通用工种的社会化鉴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技能人才直接认定工作,有序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三)坚持普惠共享,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确保社保基金可持续运行,2021年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以后第一年,紧盯省定政策变化,继续做好参保扩面工作,夯实社保缴费基数,减少养老保险收支差。二是集中精力完善退休人员的信息数据库,利用公安、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化平台,推进基层调查认证工作,建立自主认证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认证工作平稳开展。三是全面规范服务标准和服务行为,进一步完善社保服务事项,精简申报材料,理顺办理流程,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让参保人员体验更高效便捷的社保业务办理体验。

(四)推进平安建设,提高和谐稳定系数。一是强力推进《条例》贯彻落实,以严控鱼山、稳住金海、紧盯惠生、稳控全局为着力点,抓好“无欠薪”六项制度的落实情况,重点督查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专户资金按月发放情况。二是关注临港工业、海工装备行业,建立根治欠薪预警管理机制,复制工程建设领域治欠举措,研究具体对策有效解决船舶修造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对欠薪信访投诉涉事企业,坚持快调快处,持续擦亮“浙江无欠薪”品牌。三是严厉打击恶意讨薪行为,加强市场管理,净化社会环境,利用“三服务”契机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工通过合理方式获得劳动报酬,以鱼山为重点关注网上舆情,转变服务态度,主动出击,确保不出大问题,不出大的网络舆情,不出群体性上访事件。

(五)围绕惟勤惟实,强化人社铁军建设。一是将2021年作为队伍建设年,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理念、机制、工具、手段、方法进行全方位变革,推动人社队伍实现职能优化、方式转变、作风提升。二是强化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练兵比武、人社系统大讲堂等方式着力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打造一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全科型”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强化党政“一把手”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的政治责任,自觉落实 “三个带头”“三个亲自”。落实党员干部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重大政治要求的政治责任,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找定位,克服得过且过的惰性,具备敢冒失败风险的担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