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186T/2021-71380 生成日期 2021-01-21
发布机构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岱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1- 01- 21 16: 33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岱山文广旅体系统积极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化危为机推进事业产业全面复苏。现将一年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两手硬、两战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力有效

1.疫情防控坚决有力。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关停各文旅场所、场馆以及景区并积极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构建全县文广旅体系统疫情防控闭环。全县文旅体企业对于“场馆关停、业务暂停”政策坚决遵守执行,并通过企业自救、内部软硬件提升等举措对抗行业“凛冬”。广大文艺工作者和非遗工作者以快板、广播剧、唱新闻、木偶戏等特色传统形式,创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的文艺作品数十件。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实施景区分时预约制度,使“预约、错峰、限流”成为常态。

2.文旅经济提振切实有效。省委省政府提出复工复产后,我局积极响应“两手硬、两战赢”的要求,做到了全市“关停最早”、“开门最早”。通过强化文旅营销、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等手段,落实旅游经济提振计划。第一时间制定出台《岱山县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快促进文旅体产业复苏的十条措施》、《岱山县疗休养团队奖励政策》、《2020年旅游企业营销补助资金方案》、《岱山县支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帮扶政策。积极主动对接涉旅企业做好“三服务”工作,帮扶企业申报纾困项目,提升了EMI指数排名。文旅项目投资推进最好名次位列全省第7名。围绕岱山0确诊、0疑似的防疫优势,以“岱山有仙气、双零好空气”为宣传主题,整合各种省内外优势资源、平台合力做好岱山文章,讲好岱山故事。会同各涉旅企业,在四县区中率先发放60万元消费券,面向全国游客发放,有力的刺激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推出免费岱山一日游,为全市免费第一家。答谢医务人员、基层志愿者。丰富旅游供给,上线“岱你游”新型旅游产品,推出秀山健康游、长涂非遗体验线、古镇挑战线等定制精品线路。借力市文旅局“舟游列岛”直播带货,推广岱山文旅产品,吸引超320万网友观看,当天单场成交1652单,金额28.35万元,进一步提振文旅行业发展信心,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截至今年11月末,已累计接待游客765.1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62%;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09.52亿元,较上年增长7.59%。旅客人数、旅游收入增幅稳居全市第一。

今年,通过主动对接省属机关来岱疗休养,1—11月,共接待疗休养团队205个,接待疗休养游客8663人次,同比增长80.86%以上。根据预测,2020年接待游客798.5万人次,增长7%;实现旅游总收入114.3亿元,增长7%。岱山海岛旅游在节假日表现比较抢眼,旺季时节,宾馆酒店、民宿、渔家乐等甚至出现了“一桌难订”、“一房难求”,岱山限上住宿、餐饮指数长时间稳居全市第一。

(二)围绕全域旅游建设,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

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布局全海岛公园“岱山模式”,加快文旅体深度融合,促进岱山全域旅游能级提升。一是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通过高粘度推进“旅游+”发展、高起点推进海岛旅游交通建设、高质量提升旅游品质,全面做好全域旅游创建的各项工作和目标。经过台账申报、实地暗访、评审汇报等流程,已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评定,现进行公示,等待省政府授牌。二是加快推进岱山海岛公园建设,完成《岱山海岛公园建设规划》评审稿,经市级初审排名全市第一。秀山文化旅游主题岛建设有序推进三大项目库版块、海岛公园样版区磨心谷项目、省级体育休闲小镇创建全面铺开。运动休闲小镇完成培育候选资格申报,等待省体育局专家评审,力争明年初进入培育名单。磨心谷、长漕情人岛、东沙湾景区建设有序推进,东沙古镇创国家4A级景区通过资源评估,东沙镇获评2020年浙江省美丽城镇达标城镇。三是“招商引资”助推文旅业态优化。先后锁定开元旅游集团、西博文化、中南旅业、伟光汇通等知名企业就文旅业态招引、景区专业化运营、项目落地等事宜来岱实地考察、洽商;同时,积极发动岱籍浙商来岱,支援家乡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目前,已引入岱山可岱文化公司、舟山至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舟山市文朔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咪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11家文旅企业公司,引进舟山市柒夏品牌设计有限公司、舟山市四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遇界旅游文化发展(舟山)有限公司等主体相关实体旅游项目6个,完成注册资金1.7533亿,超额完成1.7亿考核任务。其中岱山县衢山镇金戈滩生态旅游综合项目为“市对县考核亿元项目”(高品质旅游度假酒店)。

三是以赛事活动迸发体旅融合活力。打造贯穿全年的海岛公园赛事活动体系,盘活体育市场拉动文旅消费。进一步推动全县体育协会扩面增量,合力打造运动休闲岛海洋体育IP,举办了中国岱山岛气排球精英赛、中国岱山岛沙滩高尔夫球挑战赛、第11届全国风筝锦标赛,第9届国际风筝运动锦标赛、海岛公园.秀山岛徒步大会等精品赛事。岱山秀山滑泥项目入选全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四是强化目的地品牌推广。开发“岱你玩”微信小程序,打通景区景点、旅行社、交通、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消费环节,囊括了全县范围内的图书馆文化客厅、博物馆、体育健身场馆等场馆,同步推广数据库大平台和岱山旅游一卡通。加快文创产销体系构建,完成《岱山旅游文创总体策划及文创产品设计方案》编制,构建“岱走岱山”“仙岛鲜味”“仙岛怡宿”系列特色文创体系,完成了吽唬茶礼盒等系列文创产品30余种,打造集文创产品展销、时尚休闲、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创产业发展平台,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岱西石全石美文创体验店、东沙古镇文创店如期开业。构建微信、微博、抖音全系统集成的新媒体宣传矩阵,品牌传播力持续增强。东沙香干、倭井潭硬糕、东海阿金嫂下饭宝入围“2020年舟山特色产品伴手礼”,东海阿金嫂下饭宝成功入选首届浙江特色伴手礼产品,入围浙江省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商品。沙瓶画和绿眉毛(舟山鸟船船模)荣获第15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工艺美术铜奖。磨心山和双合石壁被列入2020年“舟山十景”。

五是推广行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实施“标准化+”行动,联合县市监局出台《海岛导游服务规范》、《海洋文化博物馆服务规范》、《沙滩游乐和户外拓展活动管理规范》等地方性文旅体标准规范,有效推进文广旅体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住宿、餐饮、民宿等相关服务业企业进行标准化改造,积极开展岱山开元大酒店、雅理卉大酒店申报浙江省“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特色美食企业工作。今年,岱山素海民宿获评省级白金宿(岱山首家,全市第3家),夏至民宿、潇禾别院获评省级银宿,4家民宿获评市级最美民宿;开元大酒店获评绿色饭店1家。

(三)提供精准服务,完善提升公共文广旅体服务体系

按照“六化”建设的要求,破解基层公共文广旅体服务动能和效能问题,推动公共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公共服务高效供给有新探索。稳步推进公共图书馆、A级旅游景区、公共体育场馆三大领域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县图书馆依托“刷脸通办”项目,成为全市首家实现“刷脸借书”的公共图书馆。县体育场馆实现预约支付功能。二是优秀文化传承弘扬有新举措。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开通推广岱山非遗微信公众号。组织非遗课堂“三进”(学校、社区文化礼堂、景区)活动 103 场,专家授课14次。创建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做好传承人抢救记录保护工作。今年,东沙渔文化体验基地、长涂倭井潭硬糕制作体验基地入选首批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秀山厉家四房民居、中共岱山县委旧址、小长涂王氏民居三处文保单位入选第九批市级文保单位。三是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有新抓手。开展“体育进文化礼堂”和“百姓健身房”工程,开展培训以及赛事等主题活动33场,吸引渔农村百姓近3000人次参与;启动“基层文化配送车”,开展“幸福点单.快乐配送”文化礼堂点单式服务,推进“三团三社”“三下乡”基层文化活动,完成送戏下乡进行社会化采购90场,共计18万元。四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有新推进。新建“三余书屋”11家。提高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的覆盖面,新建3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笼式足球场、2个游泳池建设,2个农村百姓健身房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园开工建设,全面完成旅游厕所三年行动计划。五是文旅体活动全民共享有新成效。举办庆祝舟山解放70周年主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全市品牌夜市“潮生东海.仙岛夜精彩”,通过“岱山映像”、“仙岛印记”、“仲夏阅之梦”、“岱心阁”、“运动+”、“深夜放映厅”6大版块,累计推广活动24期,192场次。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岱山文旅打卡地,提升市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开展文化体育下基层,全年完成送戏下乡114场、送书下乡1.7万册,开展农村放映公益电影超过1193场次。组织九运会等群众类体育赛事活动33场,超过2万以上人次参与。

六是公共文旅体服务水平有新提升。“三服务”力度持续加大,圆满全年服务保障浙石化工作任务,共计流通图书2500册,放映电影30场,成功举办“鱼山杯”职工篮球赛、“油走岛迹”2020岱山县美术团队作品展、“爱上岱山”文艺演出以及“体育器材进浙石化基地”等主题服务活动。群文创作取得新成绩,我县2件作品获省级奖项,作品音乐《渔民老爸玩直播》获浙江省新作演唱(演奏大赛)入围奖,戏剧小品《父亲的快递》获省级金奖(自2013年以来重拾金奖,金奖组第一名)。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面锻炼人数、人均场地等指标在名列前茅,“健康岱山”考核获评省级优秀。

(四)筑牢行业生命线,提升文广旅体行业治理能力

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行业监管体系,强化文广旅体行业监管。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完成体育馆、图书馆及竹屿港城市书房视频监控平台建设,数据接入县大数据中心。全县3A级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均接入大数据中心和市级平台。二是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完善。全面梳理系统事中事后监管事项清单。综合运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手段,全面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立足行业特点,推广应用“E查通”小程序,依托数字化监管手段,牢牢掌握行业监管主动权。部署文旅市场“春风行动”“暑期整治”“秋冬会战”,确保文旅市场运行有序。三是文明创城稳步推进。层层压实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和文明旅游专项组创建任务,抓好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和整改落实。建立全县文广旅体行业创建长效,推进文明旅游、“公筷公勺”、垃圾分类、节能降耗等专项机制。今年创城以来,召开创城专题各类部署会10次;建设雷锋志愿服务驿站 21 个,改造无障碍设施 15 处,公厕 13 个,新设及改造分类垃圾桶 180 处、垃圾分类点 6 个,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 6 片,停车位 70 个;制作布置各类规章制度、文明提示、创城公益宣传广告 1784 处,共投入专项资金98万。

不断提升文旅场所创建水平。四是安全责任持续强化。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成A级景区旅游新业态排摸,组织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综合演练、旅游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开展旅行社安全用车、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防汛防台防地质灾害等专项整治,严格查堵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和宗教非法出版传播,确保市场安全稳定。今年,我局一案卷入选全市2020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优秀案卷,岱山仅此一例上榜。

(五)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工作根基

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锚定文广旅体融合发展政治导向,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党建始终引领文广旅体工作全面纵深发展。一是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做好贯彻落实。以“七·一”建党99周年为契机,集中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二是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了《县文广旅体局机关党建轮值制度》并认真执行,通过落实轮值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督促党员干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持之以恒抓党风廉政建设。制订了党组主体责任清单和党组成员落实清单。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等廉政学习教育,落实“一把手”上廉政党课制度。建立作风效能督查机制,开展廉政风险点和排查和防范化解工作。四是持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推出“首问责任制”并严格落实。落实下属单位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务制度。加强内控制度落实,下发《常用耗材及劳务限额标准的通知》并实行定期通报制。委托第三方完成对县体发中心、县图书馆2家下属单位的内审。时时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及时纠正“苗头性”问题,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共同推进文旅系统清廉机关建设。五是统筹推进系统队伍建设。加强局系统干部梯队建设,选任部分优秀干部到新的岗位锻炼和调整部分工作人员岗位。通过岗位调整,中层干部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进一步合理化。推进甬舟人才一体化建设,打造两地仙岛岱山人才康养和休闲旅游基地。

过去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

一是疫情防控和“化危为机”需进一步两手抓实。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文广旅体领域疫情防控的闭环需扎得更紧更严。疫情形势下,借助“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互联网+体育”服务平台,文广旅体行业需创新“在线”消费新模式,加快智慧服务与自身转型升级。

二是制约文广旅体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需加快补齐。具有岱山特色和优势的海岛文化的挖掘、海岛公园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等重点项目需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旅游体育服务设施、队伍、资金、环境等问题需加快解决。非遗文化活化利用、文广旅体产业链构建、相关衍生品开发、消费产品供给、品牌打造等需加快推进。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改变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快培养一批懂政策、懂业务、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打造行业领军人物。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聚焦四个岱山建设,为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不断贡献文旅力量、文旅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