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071L/2020-64736 生成日期 2020-07-15
发布机构 县住建局 文号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主题分类
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49号提案的复函
信息来源: 县住建局 发布日期: 2020- 07- 15 13: 11 浏览次数:

姜文登、龚建军、韩明恩、金良成、释净友委员: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提高居住品质,方便居民生活,在2016年4月14日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等9部门就已联合发布了《浙江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主要原则为“政府引导、业主自主,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保障安全、简化手续,试点先行、有序推进”。意见同步明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及维护管理所需要的资金由业主承担;加装电梯方案和电梯维护管理须经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并签订协议,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还应当征得该专有部分的业主同意;街道及社区组织可根据当地实际,提出经费分摊指导意见;加装电梯申请由当地规划部门办理加装电梯手续。

目前省内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相继根据省里的《意见》出台了具体细则。对此工作支持力度最大的是杭州,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给予每台20万元的补助。据了解,虽然省内部分市县开展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但实际操作中也是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加装电梯的住宅楼需要有恰到好处的“占位”,搭建的电梯井道不能堵塞消防通道,不能影响住户采光,还要避开污水管道、电线管道、网络管道等;同时一栋6层12户的建筑加装电梯的费用大概在50万元左右,再加上后续每年的维护费,对于普通居民用户来说,不算是个小数,而且在实际分摊中一层基本不进行承担,二层以上按系数进行分摊,越高层的分摊将越大,如果没有财政补助,很容易导致加装工作难以达成共识;但工作中最难解决的还是多元利益诉求难以协调,加装电梯一直以来最大的阻挠就是来自低层住户,他们的顾虑有低楼层用不上电梯不愿意承担费用,担心电梯会影响采光、通风,带来噪音,而且6层楼房价值体现分别为三层、二层、一层、四层、五层、六层,而装了电梯以后,就打破了原有的价格格局,楼房价值可能就变成了五层、四层、三层、六层、二层、一层。无论从噪音、采光、空间方面,还是房价利益方面,均难达成共识,按《意见》精神若未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而且还需要通过公示期,只要有利益关系人对加装电梯提出异议的,经协调仍无法调解的加装计划仍得搁浅。

目前舟山市还未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相关实施细则,也未明确相关责任主体。从市住建局了解,2019年《舟山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相关实施细则(送审稿)》曾报市常委会审核,但可能短期内不会出台相关政策。而舟山市普陀区在2019年作为舟山市内首个自行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县区,意见中对前10台加装电梯的给予20万元/台的财政补助,但从普陀区住建局了解,截至2020年5月,因无法统一利益业主意见目前尚无一例满足加装电梯要求的案例。

但正如你们在提案中提到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里,因没有电梯,上下楼极不方便,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此,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就变得非常必要,后续我们将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建议尽快出台舟山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细则,落实责任主体,争取财政补助,通过部门配合把这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岱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6月26日

附件:提案原文

关于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议

近几年来,我县城区开展了沿街老旧小区住宅的外立面改造,城区面貌得到改观,居民对这项惠及民生、美化环境的政府实事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但在老小区改造中偏重于外貌环境的改造,没有同步实施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如八、九十年代建造的育才新村、蓬莱新村等多层住宅居住的人群,现在已进入70、80多岁的高龄老人和身体不适的人每天上下楼很不方便,另外突发疾病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电梯真的不方便。根据《住宅建筑规范》要求,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的高度超过10米时必须设置电梯。通过调查,绝大多数老区居民目露期盼,希望政府尽快实施这个民生实事项目。

建议如下:

一、县住建局对我县既有的多层住宅应进行系统性的摸底调查,县政府应牵头协调各个相关部门,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学习参照外地的成功经验,确定我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时间表,制定出台《岱山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明确加装电梯工作的管理单位、申请对象、责任主体、费用分摊比例、安全监管、操作流程、补助政策等相关事宜,使之有规可依。

二、在充分调研和舆论宣传的基础上,确定一、二个典型小区的楼道作为加装电梯的试点,以便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措施。在此基础上,再有计划地逐步推进。

三、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审查通过允许加装的电梯每台以货币补贴,涉及管线迁移所需的费用由政府承担。业主可以申请使用本人及配偶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用于加装电梯中个人需支付的相关资金。还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各方责任、强化竣工验收等工作。

总之,采用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方式,构建起小区业主自筹、政府多种专项改造基金及专项维修基金支持、企业适当加入的多元化融资模式,让更多有意向的企业加入到电梯加装过程中,从而形成“积极引导、适当补贴”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