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0026413387/2020-71837 | 生成日期 | 2020-12-30 |
发布机构 | 县府办 | 文号 | 岱政办发〔2020〕83号 |
组配分类 | 专项规划 | 主题分类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岱山海岛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岱山海岛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 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两山”理论,遵循《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2019-2025)》的要求,根据《浙江省十大海岛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任务,结合岱山县建设总目标,特制定岱山海岛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围绕海岛大花园建设,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保护型开发作为第一理念,以和谐共生为本,以陆岛联动、文旅融合、科技创新、生态修复为路径,发展海洋海岛旅游,加快推进海岛公园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
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全面建成岱山海岛公园,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项目总投资突破100亿元,带动1万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共建。按照全域旅游要求,岱山海岛公园实现A级景区村庄、乡镇全覆盖。围绕“海洋运动休闲岛”主题定位,坚持“一岛一特色、一岛一主题”,大力发展海洋运动休闲、泥疗养生体验、海岛休闲度假、渔文化体验、海洋研学、海鲜美食等旅游产品,打造全国知名的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
主要发展目标
序号 | 主要指标 | 2022年 |
1 | 年接待游客总人数 | 1000万人次 |
2 | 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 | 1万人次 |
3 | 旅游总收入 | 100亿元 |
4 | 项目总投资 | 100亿元 |
5 | 达到国家4A级以上标准的景区(度假区) | 1个以上 |
6 | 3A级景区村庄 | 10个以上 |
7 | A级景区村庄覆盖率 | 100% |
8 | A级景区镇覆盖率 | 100% |
9 | 新增、改扩建旅游厕所 | 30座以上 |
10 | 文化旅游体育节庆活动 | 4场以上 |
11 | 年均空气质量优良率 | 95%以上 |
12 | 住宿的床位数 | 1000张以上 |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四化工程”,打造美丽海岛风貌。
1.推进绿化。积极打造富有野趣的海岛自然景观,推广种植适宜海岛生长的树种,丰富海岛林相、植被;加大海岛水体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积极开展海岛岸线、沙滩、滩涂、植被等生态系统修复,以及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高品质的生态郊野公园,加快推进蓬莱森林公园、北纬30度公园等项目建设,形成良好的“山、海、城”关系。(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规局、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
2.实施美化。结合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渔港等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渔港渔村,建设一批海岛精品民宿。实施全域景区化工程,到2022年实现海岛公园范围内A级景区村、景区镇全覆盖,全面提升人居环境风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规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旅体局)
3.开展净化。积极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与循环利用,推广应用污水处理与回用,开展岱山“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高亭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等项目;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推广旅游厕所建设理念,改造提升渔农村厕所、城市公共厕所,提高A级旅游厕所覆盖率。(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文广旅体局)
4.推进亮化。科学发展海岛公园夜经济,积极推进岱山夜经济示范带、滨港路夜游景观廊道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岛利用原生态材料、应用LED技术对道路、山体、游览路径节点等有机串联,规划和建设独具特色的照明系统。(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旅体局)
(二)实施“交旅融合”工程,打造现代化海岛交通。
推进公路连岛工程,加速舟岱大桥建设,谋划青山大桥建设,加快推进526国道岱山段改建工程;加快布局“一岛两码头”,积极推进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及客运中心、兰山客运中心停车场工程、衢山万良客运码头建设;加快环岛旅游公路建设,打造海岛美丽交通网络;大力培育游艇产业新业态,建设游艇公共码头,进一步提升游艇运营安全管理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跳岛游船、帆船游艇等旅游产品。(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三)实施“IP建设”工程,打造特色海岛旅游产品。
1.开展品牌建设。制定岱山海岛公园的品牌,明确品牌的形象定位和建设内容,规划和引导县域内产品建设和产业发展,制定品牌推广战略,通过全方位的媒体营销、品牌节庆、跨县域合作、疗休养市场开发等手段,打响岱山“海洋运动休闲岛”海岛公园品牌。(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总工会)
2.丰富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泥疗养生、海洋运动、浪漫蜜月、渔港渔村、佛教文化五大主题IP旅游产品。其中,泥疗养生类产品,深入挖掘“泥”资源,打造“泥”+运动、“泥”+疗养、“泥”+度假、“泥”+节庆等多元体验,引进泥疗度假村、滑泥运动基地、泥钓、泥雕等产品,开展海泥狂欢节、泥浆节等节庆活动;海洋运动类产品,引入游艇基地、海钓基地、沙滩游乐、沙滩高尔夫、海岬骑行等产品,举办各类高品质体育赛事;浪漫蜜月类产品,引进婚礼摄影基地、婚礼基地、情人岛、樱花谷、爱情谷、相思园、婚庆主题酒店等产品,打造海岛婚礼、婚纱摄影、蜜月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渔港渔村类产品,引入风情渔港、文创小镇、风情渔村、彩色渔村、渔文化园等产品;佛教文化类产品,讲好宗教故事,演绎佛教文化,开发养生谷、禅茶园、禅修会所、禅意客栈等产品。(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规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健局、县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
3.解码文化基因。串联灯塔博物馆、海防博物馆、台风博物馆、海洋渔业博物馆、金维映史迹陈列室等海洋系列博物馆,深入梳理挖掘海岛文化底蕴,打造海岛研学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深化东沙古镇非遗与旅游融合案例,做大做强东沙弄堂节暨非遗大联展活动。(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教育局、相关乡镇)
4.打造重点项目。重点实施滑泥主题公园、东沙古镇、鹿栏晴沙等景区创A提升,积极推进衢山半山伴海旅游度假村、北纬30度公园、岱山新天地餐饮综合体、衢山盐文化体验园、高亭机场社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磨心谷、双龙湾风情渔村度假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岱山交通旅游集散中心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自规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旅体局、相关乡镇)
5.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强化山海协同发展,培育跳岛精品游线、人文精品游线、海岛自驾游线、浪漫蜜月游线、海岛运动游线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发挥岱山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融入全省跨区域五大精品海岛旅游线路,依托联岛交通线,建设成为“海上诗路”人文自然精品旅游线、“东海巡礼”海岛游轮观光精品线中的重要节点。(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
(四)实施数字建设工程,打造智慧美丽海岛。
以实现海岛数字化管理为目标,依托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海岛通信基础设施网络、海岛防灾减灾和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管理体系、智慧港口服务设施,以及各层级的海岛应急管理、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大数据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等。加快推进岱山城市大脑建设一期工程、岱山智慧交通工程等一批数字海岛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县大数据中心、县经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县文广旅体局)
(五)深化秀山版块,高标准建设文化旅游主题岛。
大力推进秀山文化旅游主题岛建设,依托独特的海泥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成片的沙滩群,建设成为以天然泥疗、浪漫蜜月、疗养度假、湿地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康养岛。重点建设海岛湿地滑泥运动公园、浪漫花乡项目、苏东坡滨海长廊。(责任单位:秀山乡、县文广旅体局)
四、行动重点
2020-2022年为岱山海岛公园建设期,我县将结合实际情况,逐年有重点推进海岛公园建设,确保在2022年前创建验收成功。
(一)2020年着重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和政策保障。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旅游统计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出台促进海岛公园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增加海岛公园专项资金支持。强化土地保障,纳入建设计划的重点旅游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奖励机制。成立海岛公园建设专家智库,建立常态化的海岛公园发展咨询机制。
(二)2021年着重提升旅游产业和公共配套体系。提升产品体系,开发五大主题产品和优质滨海项目,深化和推广五大精品旅游线路。持续开展民俗节庆、体育赛事、演艺活动等五类特色旅游活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外部交通连岛,积极参与沪舟甬通道建设、谋划建设青山大桥,健全“一岛两码头”。建设通用航空、游艇码头和观光游轮。完善内部交通体系,贯通环岛公路,升级陆上换乘服务。完善餐饮、住宿、购物和旅游厕所等设施,完善公共标识、问询服务系统,构建智慧服务体系。加强海岛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特色景观节点,建设活力渔港、夜游景观廊道等精品游览景观节点,营造美丽海岛风貌。
(三)2022年着重强化品牌营销和秩序管理维护。加强品牌营销。加大营销资金支持,构建品牌VI系统,在主要码头、道路、景区点等节点设立海岛公园形象公益宣传广告牌,建设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第一印象区”。开展海岛公园推介会等多种营销活动。健全秩序安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近三年在旅游领域无市场秩序问题。加强旅游信用管理,完善市场投诉机制和旅游安全制度,确保近三年在旅游领域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根据创建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对标检查,查漏补缺,制作专题台账和创建成果宣传展示,做好迎检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岱山县海岛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县海岛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旅体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相关乡镇、重点项目建设单位是建设的责任主体。健全考核和奖惩机制,建立巡回督查制度,定期对工程进度及建设实效进行通报,海岛公园建设工作实绩列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综合考评。
(二)落实综合保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对海岛大花园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制定财税、资源要素、人才等方面的综合支撑体系,做好向上政策支持争取工作,确保海岛大花园建设重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三)加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海岛公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创建导则,因地制宜编制我县海岛公园建设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发展定位、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年度计划,提高建设工作的科学性。
(四)加大宣传引导。把海岛公园建设与岱山“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充分结合,与美丽城镇、美丽海岛、现代化城市等各项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共享资源、共享建设、共享成果”为理念,发动建设力量,鼓舞建设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实现齐力共建、早见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