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583584561H/2020-70809 | 生成日期 | 2020-12-30 |
发布机构 | 县统计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今年以来,县统计局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统计局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要求,紧密围绕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岱山”等中心工作,切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主线,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同时高度关注全县经济运行趋势和走向,积极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提前防范、预警预判,推动经济提质增效,为“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提高站位,全面聚焦党建引领统计工作。以党建引领机关建设,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1、注重教育引领,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坚持把主题教育作为检验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做到规定动作不打折,自选动作有特色。按照中央“四个全程贯穿”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到位”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达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有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同时将主题教育与局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把主题教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发展成效中。2、注重责任落实,明晰党建工作要求。构建“党组书记主抓,班子成员配合抓、责任人员具体抓、相关人员协作抓”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制定“党建工作要点”、“责任清单”、印发了《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岱山县统计局党组议事规则》等。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每季度上报舆情分析报告。3、注重强基固本,力促党建工作规范。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修整,制作党建制度版面、党旗、入党誓词等;制作工作牌,添加了每人一句话承诺;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教育督促全局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矩,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性分析、警示教育等制度规定。安排专人负责党建工作,切实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推进群团工作建设,本着严谨负责态度,认真开展换届选举工作。4、注重平台搭建,活跃党建工作载体。创建“数海先锋”机关党建品牌,综合运用党员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青年座谈会等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不断提振干部职工精气神,营造团结奋进的氛围。5、注重纪律约束,有效强化效能检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定时组织开展效能检查,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及其隐形变异问题。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管理使用,从严控制会议次数、文件数量减少65%以上。结合“清廉岱山”建设、警示教育月活动等,打造“清廉统计”品牌,通过查找岗位廉政风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纪律约束,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洁的政治生态和环境。
二是统筹谋划,进一步强化数据预判预警。对标对表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加大力度抓好经济指标,完善统计预测预判机制,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动态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点行业的波动情况,特别针对浙石化因素分析对全县GDP的影响,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按月按季提供经济预测、信息分析和报告。通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统计工作座谈会,深入分析研究经济指标波动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为县委县政府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确保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目标进度及争先进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连续三季度GDP等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提前高速冲上全年预期目标。三季度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4项指标完成进度排名全市第一。预计四季度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全年红”贡献力量。
三是创新思路,积极破解依法统计问题。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按照全县统一安排列出经济增长任务清单,提出应统尽统工作建议和措施,联合各部门、乡镇积极作为,强力推进在地统计工作。建立了“准四上”企业名录库,通过对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筛选,挖掘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型企业,对尚未达到规上标准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挂点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入库困难。截至目前,今年共计入库企业29家,其中工业7家、服务业10家、批发业3家、建筑业1家、餐饮业2家、房地产业2家、住宿业1家,零售业1家,投资2家。大力破解自贸区域内鱼山各市场主体、鼠浪湖等大项目统计入库问题。无缝对接鱼山绿色石化基地,深入挖掘经济增长亮点:1、进一步理顺统计管理工作机制,起草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2、密切跟踪落户在自贸区内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了解浙石化及其配套服务和下游产业相关企业投产情况,督促做好新材料产业园区内鼎盛石化、申嘉科技、龙朴科技、瑞程石化、朴蓝聚烯烃等企业达到限额标准纳入一套表单位统计,全面了解相关经济活动单位和行业情况,梳理纳入一套表统计制约因素,帮扶企业升规入库。目前,浙石化产业链和自贸区内共有7家企业纳入一套表统计单位。按照“一营地一企业”管理模式整合鱼山营地内经营活动,已重新注册7家后勤管理服务公司,待达到规上限额标准后纳入一套表单位统计。3、统筹协调,争取用电量和电力产值属地化统计,全社会用电量已纳入我县统计口径。4、全力推进浙石化二期投资项目入库工作,确保“市县长项目”领跑全市。积极向省市局争取投资项目入库申报“资料容缺机制”走绿色通道办法,“全程代理”护航重点项目,完成浙石化二期7个项目顺利入库。
四是寻求突破,大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发挥优势,积极打造“三位一体”统计服务体系。1、建立健全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加强民生民意调查。积极开展科技进步、数字经济、自贸区、特色小镇、经济运行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统计监测评价;积极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群众满意度调查、营商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调查等热点民生统计调查。2、加强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围绕国家战略、自贸区块、重点行业、重要项目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全年撰写统计分析19篇、统计专报3篇,编印《岱山统计》22期。编撰完成《2019年岱山县统计年鉴(初稿)》,及时发布《2018年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岱山统计月报》《统计快讯》等统计产品。浙石化产业对全县GDP影响等统计专报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批示。3、丰富统计产品。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利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月报、统计快讯等统计产品为亩产论英雄、“数字经济”等全县重点工作提供统计数据支撑。分析研究统计历史数据,为各类规划编制,以及美丽岱山、国家卫生县城等各类创建指标提供数据支撑。
五是精准施策,全面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贯彻落实省、市、县委“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统一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岱山县统计局统计服务下基层工作制度》。打破专业壁垒,成立帮扶小组,积极深入企业和乡镇开展问忧解难、助困帮扶和统计指导服务工作,不定期到鱼山绿色石化、蟹产业文化园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和乡镇、企业开展工作,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完成“小管家”在线平台录入事项20余项,协助职能部门完成1起同级跨部门办理案例。1、精准服务力促服务业向好向快发展。“组团式”赴重点骨干服务业企业和乡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指导。加大重点服务业企业运营生产情况跟踪力度,指导多产业生产经营单位尽早纳入服务业统计名录。共有10家服务业企业实现升规入库。2、下情上传力促基层统计工作减负。针对浙石化投资统计中存在审核查询项目和提供凭证资料过多、基层负担较重等问题,局党组列为今年三服务工作和干事创业重点调研破解问题,省市局领导高度重视,派专题调研组经过现场座谈,走访查阅后省统计局下发了《关于落实减轻基层负担若干举措的通知》,调整了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项目在投资统计中审核查询项目凭证资料提供问题,并在全省投资审核查询中推广执行,有效减轻了基层企业负担,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统计工作加快发展的实践成果。3、全面分析乡镇经济发展情况。梳理行业结构特点短板,提出抓实体经济建议,帮助企业做好“升规入库”申报。加强对乡镇统计站的业务指导,整理编印《一套表分乡镇、分行业清单》、《统计调查对象纳入应统尽统解释说明》、《分乡镇应统尽统建议》等系列资料,力求做细做实统计服务工作,有效匹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是突破短板,加快推进统计改革创新。1、积极推进统计工作方法创新。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县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计工作考核制度、部门数据预报制度、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等,为统筹协调部门统计工作夯实基础。2、积极探索产业统计、分乡镇经济核算。不断完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发展统计制度,创新经济统计调查方式方法。深入研究国家有关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海洋经济、文化产业、全域旅游等产业统计核算。3、积极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四经普、5‰人口变动、粮食生产监测调查中全面应用PAD电子化方式采集数据,在城乡住户调查中广泛推行电子化记账系统,实现电子化记账达34.7%。4、积极开展全县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工作。自我加压、主动联系对接市级部门,明确工作要求,联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等部门,初步编制了2016、2017年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七是夯实基础,有效提升统计数据质量。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统计报表制度更加深入。印发《岱山县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贯彻实施意见》,精心组织年报业务培训,确保定期报表工作顺利推进。及时、准确完成综合、核算、基本单位、工业、投资、农业、服务业、科技等定期报表工作任务,高质高效完成规下工业、规下服务业、小微型服务业等各类抽样调查。2、推进四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更加深入。以基础档案、统计报表、配套资料、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五大标准”为载体,实地指导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36家单位(项目)开展统计规范化建设,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条目清晰、使用规范的统计台账,全年开展业务培训200多人次,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率达到65%。3、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精神,积极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专项整治。加大企业一套表数据质量核查力度,实地开展数据质量核查9次,核查单位61家。实现统计执法检查常态化,推进掌上执法系统应用100%全覆盖,今年以来共计执法检查26家法人单位,其中“双随机”执法10家,立案1起,行政处罚1家,对29家新纳入报表企业发放《岱山县统计局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依托统计工作会议、业务培训、专业统计年报会议等,扎实推进面向基层统计人员的普法工作,共计开展普法教育6批次、培训237人次。同时,以“三服务”活动、统计普法日、“12·4”普法宣传日为契机,深入开展统计普法宣传,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000余份。积极运用“浙政钉”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统计法律知识,把普法宣传教育融入统计行政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八是上下联动,高质量打好统计专项调查攻坚战。(一)善作善成打好四经普工作攻坚战。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能职责,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有序推进普查组织工作。抓住业务培训关、现场登记关、数据审核关、数据评估关等重点环节,强化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圆满完成2600多家法人单位、1000多户个体户抽样正式登记入户。上报2篇调研技术课题,我局被评选为第四次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为全市四个县区唯一获此荣誉单位。(二)深入开展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1、强化辅助调查员队伍建设。全县30个住户调查点300户记账户,按照一个调查小区一个辅助调查员比例配备村级辅助调查员;抓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辅助调查员业务素质。2、积极推进电子记账。优化住户调查工作流程,面对面培训辅导社区辅助调查员和记账户进行电子记账,截至目前,我县共有104户记账户开始使用“e记账”进行电子记账。3、推进住户调查统计模式方法创新。将账本催收、账页录入等“机械性”工作外包给舟山市零点市场调研咨询有限公司,提高统计数据生产效率。城乡住户样本质量逐步提升,反映全县住户情况更加真实客观,“两项收入”增速也逐步攀升。(三)“三到位”助力衢山小城市建设:1、组织领导到位。成立衢山镇小城市培育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监测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2、指标设置到位。制定并完善了衢山镇小城市培育主要经济指标监测体系的调查项目,出台小城市培育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监测实施方案。3、数据监测到位。多次开展小城市培育调研,逐项核实规模以上工业、商贸、住餐企业、劳动生产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数据完成情况并按月反馈。
九是凝聚合力,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1、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机构改革后,根据统计新形势的要求,对各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内设管理核算科、产业统计科和办公室(综合法制科)3个职能科室,下辖2个独立成建制单位:县社会经济调查队和县统计局普查中心,科室设置更为科学、合理。2、厚植干部竞岗交流平台。开展中层职位竞聘活动,严格按照《岱山县乡镇、县属单位股级干部管理办法》规定,制定《统计局股级干部竞岗选拔方案》,推出1个正股级岗位和1个副股级岗位,通过竞聘演讲、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党组研究确定等程序,最终确认2名股级干部名单,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监督;推荐1名年轻中层干部参加乡镇和县属部门部分股级职位竞岗交流,并通过考核;在政治素质调研工作中,经局党组研究,向调研工作组推荐本局可关注和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共推荐40周岁左右正股干部1名,85后副股级干部4名,90后优秀青年6名,其中1名正股级干部提拔为县副科级领导干部。3、加大对青年干部培养力度。通过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以及紧缺专业人才渠道招录3名干部,进一步增强队伍新活力。注重在“复杂环境”中让青年干部挑大梁,迅速成长为统计战线第一线生力军,积极搭建各类学习平台,推荐3名业务骨干参加了由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统计系统专业知识基础培训班和提高培训班。推荐1名法制业务人员参加国家统计执法证资格培训,1名干部参加优秀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班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安排优秀年轻干部积极投身县重大工程和中心工作,特别是浙石化投产后,为畅通统计报表报送渠道,解决上规入库难题,指派1名年轻干部下基层进企业帮扶重点项目,从专业角度出发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工作。4、重视统计业务培训。多方位拓展渠道,培养素质过硬的统计人才,全年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会议8次,培训乡镇、企业统计员共计367人次。做实做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试报名工作,共有8人报名统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7人报名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考试。开展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共计142人参加了统计继续教育培训。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县统计局将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重点,以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和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统计工作水平,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党建引领,严格落实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评议、民主测评及“三会一课”等相关制度,深化“数海先锋”党建品牌,纵深推进“清廉统计”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载体。牢牢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建立健全分析研判机制,筑牢思想防线,推动统计系统讲正气、倡廉洁、促发展。
二是抓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统计管理水平。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基础建设,深化乡镇、部门、企业三位一体统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统计人员配备、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落实村(社区)统计工作专人负责制度、规范村级调查员管理。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多渠道开展统计干部素质培训,提升统计人员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部门统计工作年度考核管理,全力提升统计管理水平。
三是抓报表制度落实,不断推进统计改革创新。狠抓统计报表制度落实,高质高效完成定期报表工作以及专项统计调查任务;打破短板、弥补劣势,积极从统计服务角度出发谋求提升服务业发展举措,力促服务业企业升规入库,充分发挥今年新入库的服务业企业特别是石化产业活动单位产能释放;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开展全县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做好自贸区、特色小镇、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等监测评价工作;强化新经济、新动能统计,完善小城镇建设、自贸区、绿色石化等统计,健全各类新经济统计调查、监测体系,加强新经济活动核算。
四是抓统计分析预测,不断提高服务发展能力。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提出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加强对经济责任目标进程监测,切实做好经济运行月度、季度分析研判,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数据共享研究探索,及时发布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月卡、统计信息专报等产品,加快统计资料多渠道电子化。深入推进“调研解难题,深化‘三服务’”工作,列出问题清单、倒排时间节点,排查企业实际困难,做好统计指导服务,帮扶企业加快发展。
五是抓统计专项调查,全面结合县域重点工作。1、善始善终推进第四次经济普查收尾工作,在数据质量评价、汇总资料开发、经普年份核算、先进评比等方面取得实效。2、认真组织开展全县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2020年重点抓好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加强组织协调和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普查工作环境。3、结合“五大会战”、“四个岱山”建设,开展平安岱山、营商环境、“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度等统计调查;确立企业创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为调查重点,深入开展调研,“快、精、准”反映企业、乡村、民生领域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成果,反映县域经济发展实绩。
六是抓数据质量发展,开启法治化建设新征程。扎实开展统计技术资格考试培训和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结合法制宣传日、年报会议和普查工作,扩大统计普法宣传广度和深度;贯彻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加大统计数据审核、查询和核实力度,严格组织数据质量核查;强化统计执法检查工作,运用好“双随机”方式方法,对企业开展针对性检查,对统计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加强统计法制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等统计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能力与素质,注重在办案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执法能力,打造一支对统计事业无比忠诚、勇于担当作为、敢于较真碰硬的统计执法监督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