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主城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及重点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0- 11- 20 15: 52 浏览次数:

 时间:2020年11月19日   地点:岱山县融媒体中心发布厅   发言人:刘生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岱山主城区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当前,我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随着自贸产业的稳步发展和大桥建设的逐段突破,岱山作为南联宁波-舟山,北接上海的桥头堡地位已开始展现。因此,衔接“十四五”的发展方向,立足“湾区明珠、自贸港区、花园岛城”的总体目标愿景,我局结合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于今年5月启动编制《岱山县主城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及重点单元控制性规划修编》。基于老城区现状的复杂性,经过全面的基础资料收集、现场勘察、民意调研、数据分析以及多轮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与建议,精准把握老城未来的发展趋势,优化老城功能布局,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高老城建设整体水平,同时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已形成完善的法定文本、图则和说明书。

本次规划包括主城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重点单元控规编制两部分内容。下面,我向大家作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主城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

考虑到岱山行政中心搬迁对高亭老城功能结构的影响,外来人口增长迅速,主城区发展面临用地饱和、设施不足、增量有限,以及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土地重新利用等一系列问题,为承接岱山县域总体规划和新老城区分区规划,规划重新审视了岱山本岛主城区各功能区块的发展现状、功能定位、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依据现行城乡规划法律法规,根据县域总体规划及有关上位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单元内资源、文化、公共安全及公众意愿等因素,确定本区域适宜的开发强度和空间布局,合理划定规划管理单元的范围和界限。

本次主城区单元划分范围包括高亭老城区和竹屿新区,东至长剑大道,西至原海天造船厂,北到磨心山脚,南到海岸线,总规划面积10.72平方公里。梳理、划分规划管理单元,明确分为4个规划管理单元:

老城单元用地面积3.85平方公里。北至磨心山山脚,东至衢山大道、康嘉路,南至沿港路、人民路,西至滨港路。主导居住、综合服务、休闲旅游功能。

竹屿单元用地面积4.07平方公里。西至磨心山、磨盘山山脚、衢山大道,北至兰秀大道、磨心山山脚,东至海岸线,南至江南大桥、长寿路。主导居住、行政办公功能。

蓬莱单元用地面积1.74平方公里。北至人民路,东至磨盘山山脚、海岸线,南至海岸线、峰景湾休假城,西至康嘉路。主导生态、居住、休闲旅游。

浪激咀单元用地面积1.06平方公里。北至磨心山山脚,东至滨港路,南至海岸线,西至工业园区。主导生态、居住。

由此,岱山主城区将形成“一轴一带、两心三廊四片”的空间结构,一轴为“长河路-星河路”城市发展轴;一带为“长剑路-沿港路-滨港路”滨海旅游休闲带;两心为老城综合服务中心、竹屿商务休闲中心;三廊由磨心山辐射三条山海景观廊道;四片即四个规划管理单元形成的发展片区。同时,规划结合近远期建设目标,对新老城区地块进行评估,梳理主要矛盾,确定不同规划制度政策分区,优化土地、人口、设施配套、建设容量和生态环境等资源配置的指标和管理要求,对四大单元的开发强度和控制指标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

第二部分:重点单元控制性规划修编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主要集中在3.85平方公里的老城单元,高亭老城作为岱山人口集聚、历史文化依存、旅游服务的中心,各类现状问题严峻,例如:片区生活生产功能单一;区域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基础教育设施缺口较大;道路系统不健全,微循环不畅,公共停车数量缺;山海港城风貌有待加强,旧城更新难度大;休闲旅游转型期,急需项目落地保障。因此,本次规划基于“通道机遇+海岛旅游+生态资源+人文底蕴”的发展特征,提出了空间织补、品质提升的更新发展思路。

一、功能定位

经充分的调研分析,本次控规针对老城单元提出了“宜居生活示范区、海湾风情休闲区、生态人文魅力区”三大功能定位。未来将积极融入全域旅游态势,结合高亭美丽渔港活力港湾的特色打造,寻求“休闲旅游、康养小城”的产业转型,发展“休闲度假+”的现代服务业。老城中部重点围绕长河路形成旅游综合服务带;南部围绕滨港-沿港路形成慢行休闲服务带;同时突出清泰老街、安澜街多个特色商业节点。

二、空间布局

老城单元规划总用地面积385.07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359.38万平方米。规划形成“两心三轴、三廊七片”的布局结构:

“两心”是指文化广场周边形成老城公共中心、安澜步行街区形成旅游休闲中心;

“三轴”是指沿长河路城市发展轴、滨港-沿港路城市发展轴、蓬莱路城市景观轴;

“三廊”是指结合城市生态体系、现状山体绿地,联结山海景观,预留翁家山廊道、磨盘山廊道、清泰街廊道3条;

“七片”包括城西、城东、城南、峰景湾4个居住片区,以及安澜特色休闲片区、岱山港旅游门户片区、老城综合服务片区。

三、重点问题梳理与对策提出

本轮控规修编重在树立老城发展方向、盘活未利用土地、优化功能配置,提出有效的更新思路,合理组织单元内的空间规划结构,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交通和市政设施用地、绿地广场及其他各项建设用地布局,重点解决目前老城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评估老城现状有地潜力,整合低效待挖潜空间。本次规划分析、梳理出可开发地块包括未利用地、低效利用地和待改善用地共约102公顷,保留用地约180公顷,提出择优更新策略,并明确近期建设意向地块的建设指标;改善居住用地规模,保障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二)加快道路交通分类改造,有效解决老城交通问题。建议未来重点落实、衔接环城北路西延、磨心山隧道等交通工程,形成有利于快速集散的对外交通网络;优化长河路等异形路口、增加支路网密度,提高单元居民出行效率;山海联动,打造慢行休闲廊道,沿港路、安澜路、磨心山、磨盘山设置连续的游步道、自行车专用道、驿站等;沿老城外围设置社会停车场,形成老城交通保护环,同时利用学校操场、广场等地下空间改造停车。

(三)完善保障性设施空间布点,加强教育、医疗设施配套。依托现状及发展趋势,提高“街道级、基层社区级”设施配置水平,点位控制配备社区服务站、移动通信基站、环网室、社会停车场、幼儿园、社区卫生站、文体活动点、公厕等配套设施,完善公共设施服务格局;根据人口规模的测算和预测,统筹老城区与竹屿新区教育设施数量,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幼儿园设施配套;完善市政设施支撑体系,满足给排水、污水、供电、通信、燃气、环卫、防洪排涝等片区发展要求。

当前,《岱山县主城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及重点单元控制性规划修编》已阶段性成果,正在通过岱山县人民政府网站、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欢迎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