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良成委员:
您提出的《为岱山大桥时代的到来提供服务保障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局的协办意见,并与您面商的意见,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岱山承担着自贸港区、绿色石化、江海联运三大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叠加,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主战场。2017年5月以来,我县以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速跨域,全面打响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并深入开展“2112”大行动。如今鱼山大桥已建成通车、秀山大桥将于今年十月建成通车,舟岱大桥正持续加快建设步伐,岱山即将实现由海岛时代向大桥时代的全面跨越。大桥贯通后,势必给岱山带来更多的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形势,对我县交通、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以开放的视野、战略的思维和“一盘棋”的理念,积极为大桥时代的到来提供各项服务保障。
(一)坚持规划引领,切实加强交通运输保障。
为切实了解舟岱大桥建成后的交通流量,我局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岱山县综合交通需求预测》规划,通过对岱山交通现状、今后的交通格局以及周边交通流量的分析,初步预测高峰时段进出岱山车流量将达到2.4万辆/日。另外,以目前岱山本岛的车辆保有量1万辆为基础测算(不包括在岱外地车辆),2021年以后岱山本岛车辆保有量将可能达到2万辆左右(参考舟山大桥通车后定海的车辆保有量为139辆/千人,我县目前为74辆/千人),根据城市总的停车位数是小汽车总数的1.2倍标准,我县则需要停车位1.2万个以上。我县本岛目前有停车位6636个,其中公共停车位912个(新区480个,老区432个),距10%的停车位目标相差312个停车位;有配套停车位5448个(新区4228个,老城区1048个),距85%的停车位目标相差4752个停车位,总体来看老城区配套停车位相对不足;有路面停车位339个(新区154个,老城区185个),距5%的停车位目标相差261个,且老城区路面停车位主要集中在沿港路和滨港路,总数有115个,停车位在城区各区域设置严重不平衡。由此可见舟岱大桥通车后岱山岛内的交通组织压力巨大。为贯彻落实县领导对交通工作提出的“进得来、出得去”的最基本要求,我局将继续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交通打造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大桥时代的岱山交通组织通畅有序。
1、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局将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好“2112”交通大会战,主要建设526国道岱山段改建工程、岱山交通集散中心、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等工程。526国道岱山段改建工程既是保障鱼山绿色石化基地的“生命通道”,也是支撑岱山社会经济腾飞的“美丽大道”,它沟通“东线”秀山大桥与“西线”舟岱大桥,是今后岱山的主动脉;岱山交通集散中心初步选址在岱西镇盐场,位于526国道主线与支线二的交汇处,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240亩),目前经与规划部门多次沟通商量后选址规划再预留用地60亩,共300亩。该预留用地规划作为物流中心使用,在交通高峰时段也可作为应急临时停车场,供节假日应急使用。岱山交通集散中心建设面积地上地下约5万平方米,场地主要布置有广场绿地、公交、BRT、旅游巴士等交通服务设施及停车场,其中停车场占地7.5万平方米(大巴0.5万平方米及私家停车区7万平方米约2000个车位)。具有长途客运站、旅游服务中心、商业、酒店等功能设施。该集散中心既是与鱼山绿色石化基地配套的重要公共交通设施,也是舟岱大桥通车后控制岱山岛内车流量的重要关口,是岱山岛对接舟甬杭的主要门户和窗口,今后设想可作为岱山长途客运中心。如果舟山至上海跨海大通道为公铁两用,也可以与双合铁路站通过地下通道进行无缝对接。本工程计划于2020年开工,2021年完工,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项目选址于燕窝山西侧,新建3000吨级车渡泊位2个,1000吨级客运泊位2个,650米长的防波堤1条,以及7.5万平方米的后方场地等。在后方场地处建设燕窝山客运中心,该客运中心集旅游、交通、商业服务于一体,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场地主要布置有广场绿地、公交、BRT、旅游巴士等交通服务设施及停车场,其中停车场占地3.5万平方米(大巴0.5万平方米及私家停车区3万平方米约1000个车位),主要服务于岱山东北部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岱山对接上海、嵊泗、衢山的交通枢纽,该工程计划于2021年12月完工。
2、不断深化智慧交通的研究和应用。以数字化转型为先导,以数字交通建设为主抓手,加快推动观念转变、职能转变、流程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推进交通要素资源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重点推进岱山县公众出行服务平台即“行在岱山”APP建设。该APP提供IOS 版、安卓版、微信公众号三种访问入口,以岱山本地百姓和外地游客为服务对象,主要为公众提供以下服务:一是一站式便捷交通服务。及时提供交通出行的相关信息,通过让公众了解实时公交运行情况、实时路况等动态信息引导公众出行,做到让公众的交通信息获取更加及时,交通出行更加高效便捷,提高综合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二是整合各渠道在线售票平台。整合全县水陆客运网上售票平台,实现全县水陆客运班次查询、网上购票及多渠道移动支付、在线退票等功能,提供票务一站式服务。目前网上售票平台已经全部完成开发,上线后用户即可在APP上购买车船票及车渡票,届时将极大方便公众出行。三是交通+旅游专题服务。在APP上提供旅游景点介绍、餐饮娱乐推荐、本地特产介绍等服务,方便公众了解相关信息,并为公众规划旅游线路。通过交通与旅游的有效融合,以交通带动旅游业发展,为公众旅游出行提供高效服务。四是便民服务。提供包车预约、智慧停车,公共自行车、物流网点、加油(气)站查询、气象信息发布等服务,做到让公众的生活和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截至目前,“行在岱山”APP已完成开发工作,正和微信、支付宝、银联就多渠道移动支付进行对接,在支付模块对接完成后,即可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
3、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优化公交线路。为缓解舟岱大桥建成通车后的交通压力,紧紧围绕“ 湾区明珠 自贸港城”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局正结合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建,进一步完善岱山岛公路路网。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秀山环岛公路,着力打通断头路,开发秀山旅游资源,推动秀山旅游业的发展。投资6000万元建设岱西海丰至浪仇线公路,既推动岱山“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又完善岱山岛“一主、一环、四轴”路网布局。以526国道岱山段改建工程、岱山交通集散中心、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秀山客运中心、岱山公交总站等工程为今后岱山交通集疏运体系的“点、线、面”骨架结构,打造岱山、秀山一体化交通格局,辐射整个岱山和周边地区。深化公交服务模式改革,全面梳理、优化城乡公交、城区公交线路,新组建的舟岱客运有限公司将以客运旅游专线形式对接岱山及舟山本岛各旅游主要景点与生活聚集区,形成岱山与舟山本岛客运旅游交通循环,做到交通和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为实现全域旅游打下基础;随着秀山大桥即将建成通车,计划开通高亭—舟山本岛的客运班车、高亭—秀山客运中心直快班车、高亭至秀山公交班线(调整秀山岛内公交班线)、高亭—江南(中心渔港)—官山通村专线,秀山至岱山出租车实行对接运营;今年以来已对开往定海、普陀、朱家尖的班车进行增班,今后舟岱大桥建成后,岱山至宁波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届时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运行线路,增加长途客运班次,满足群众多样性出行需求。
(二)加强服务保障,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随着大桥时代的到来,全县服务业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特别是鱼山国家战略项目的落地及全县人气的提升,为我县石化物流、消费、商贸市场等服务业产业带来新的气息。县发展和改革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发展工作牵头抓总作用。要提高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思想认识,强化服务业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间的联动,凝聚合力,增强我县服务业率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加强服务业监测分析与预警,坚持每季度做好服务业分析报告,及时掌握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2、进一步完善我县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紧紧围绕全省《服务业四大经济创新发展方案》、《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案》、《促进消费重点工作计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加快出台《进一步加快我县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抓重点、补短板、促新兴、扩规模”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我县服务业短板产业,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整合用好全县各项服务业产业引导资金,明确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重点和方向,引导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服务业规模。
3、进一步突出服务业规划引领作用。由于目前的规划在大桥时代、绿色石化时代等大背景的转变下有待进一步细分,重点发展方向及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产业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深化。下步要深入研究我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围绕“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目标,依托大桥、大石化、大上海发展优势,并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市场需求等相关因素,明确县域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合理规划县域服务业的总量和结构,突出重点,形成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三)提前谋划布局,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工作。
对接大桥时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工作是提前谋划布局,通过加大规划编制、管理力度,做好各项规划工作。
1、拉高标杆绘制蓝图。我县启动《岱山县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编制工作,通过研究岱山县未来国土空间战略,对接岱山县“十四五”规划与远景设想的全方位规划,实现各系统相关基础规划的“多规合一”。
2、做好相关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双峰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岱山青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编制工作。规划定位青黑愿景“青黑智谷,田园小镇,城市里的田园、田园里的城市”,主要功能作为产城融合配套区,旅游集散服务区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双峰盐场作为我县城市拓展区,用地范围约5.9平方公里,规划定位岱山岛的城市副中心,集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商务贸易、商业服务、生态宜居于一体的滨海生态智慧新城。同时我县致力于建设港口花园城,提升城市品质的需求日益凸显,今年已启动《岱山县海上花园城绿化景观规划》编制工作,对大桥时代的到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着力解决交通建设滞后停车难问题。将结合城中村改造逐步推进,做好岱山高亭环城北路周边区域规划设计,改善城市建设空间不足,提升景观风貌和绿色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缓解现状城市基础胚胎供应的矛盾;对于拟出让土地的车位配置将适当提高标准,特别是老城区改造地块,同时结合城区近期建设规划,适当在合适地段布置停车场,研究增设立体停车楼的可行性,结合道路停车来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四)明晰发展导向,不断推动文化旅游融合。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全面对接大桥时代,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推动文化旅游不断融合,继续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服务好全县群众和广大游客。
1、实施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工程。一方面今年将重点抓好县文化馆、图书馆、海洋系列博物馆免费开放,推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全面提升乡镇文化站及社区文体活动的服务效能和水平。延同时,在秀山兰山码头设立旅游休散咨询。
2、举办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2019年将举办百姓文化节、东沙弄堂节、电音节、排舞大赛等大中型文化活动,以新中国成70周年为主线,举办油画展、在民宿设立三余书屋,推出非遗展演、展示,博物馆游客免费讲解、文化免费培训等游客VIP服务。在旅游景点景区文化活动快闪、车载电影等,通过十百千万行动,进一步提升乡镇基层文化生活,把岱山特色文化融入潮流中,用时尚的角度诠释岱山海洋文化,
3、扩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视频等新媒体渠道推送岱山符号与相关话题,吸引网友参与,扩大岱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岱山。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举办舟山市非遗融入乡村振兴现场工作推进会,现全市非遗工作者共同探讨非遗工作先进经验和做法,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农村延续了文脉,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交通运输局
2019年7月19日
(联系人:闻学,联系电话:43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