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782933226Q/2019-60546 生成日期 2019-12-04
发布机构 县应急管理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2019年9号“利奇马”台风防御总结
信息来源: 县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19- 12- 04 09: 24 浏览次数:

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生成后,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指示要求,提前布局、严阵以待,把防台抗台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了无人员伤亡的目标,部分乡村低洼地和农田受淹,水利工程、市政基础设施部分损坏,各项损失约1.81亿元。

一、高度重视、严阵以待,全面落实各项防御举措

(一)新应急体系运作良好。此次9号台风,是我县防汛机构改革后遭遇的第一个超强台风,是对我县机构改革后大应急体系运作以及防汛防台工作开展的一次大考。通过此次全面实战检验,证明我县机构划转、人员转隶、职责厘清等工作开展到位,之前我县一直扎实开展的各项防汛防台安居工程建设、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新的应急体系和机构运作良好。

(二)各防御措施落实到位。1、船舶安全管理到位。及时组织全县1957艘渔船、295艘交通运输船、18艘无动力船舶安全避风,渔船无一抢跑开捕,各类船舶无一出现大的险情。2、水利工程管理到位。认真组织各类防汛责任人和巡查管理人员对全县55座小(二)型以上水库,255座山塘等水利设施开展巡查,加强安全运行监测管理,做好科学调蓄调度。台风影响期间对16座水位较高的水库、69座山塘及时实施泄洪,降低水位。3、地质灾害防御到位。对全县4处地质灾害点及时安排预警员进岗到位,认真开展巡查排查检查,后又第一时间发现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及时开展监测预警工作,迅速转移地质灾害点周边群众15名。4、城市防涝防潮到位。由于此次台风影响期间降雨量大且集中,对我县造成较大压力,通过及时开启强排系统,及时派出相关队伍和移动抽水设备进行排水作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排除积水工作,保障了台风影响期间城市运转正常和群众出行。5、人员安置管理到位。在台风来临之前,根据实际,对处于危险地带、区域的人员及时告知有关情况,对需要转移人员的地方,实行网格化管理,逐乡(镇)逐村逐户检查落实。先后劝退12个旅游团队提前返程,对留岱的1个团队19人定人联系、逐个发放告知书。重点转移了鱼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人员、处于在建工程、临时工棚内、地质灾害点周围以及其它危险区域的人员25978人(包括渔船人员)。

二、众志成城、科学应对,全面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一)全力保障鱼山防台。市县高度重视鱼山绿色基地防台工作,市委副书记华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松宽亲自坐镇基地指挥,县主要领导及其他班子成员也多次赴鱼山基地协调,帮助基地做好防台工作。尤其在鱼山绿色基地人员转移安置过程中,周密制定转移撤离方案和返程方案,对在岱山避灾点集中安置的5469人(共安置7464人),采取安排医护人员、警员和乡镇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全面负责、实行网格化管理等措施,使得避灾人员有饭吃、有水喝、有基本医疗保障,受到中央电视台等最高级媒体正面滚动宣传,展示了我县干部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二)加强会商做好预警。全县上下高度重视9号超强台风防御工作,多次组织会商会议,分析研判台风气象动态及台风防御形势,加强对台风动态和水库、山塘、地质点的监测,及时发布各类预警,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介,滚动刊播台风动态和防御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消息,引导公众合力抗台。(三)强化纪律做好值守。防御超强台风期间,专门安排检查指导小组,深入乡镇、部门防台一线。各乡镇各成员单位也积极行动,各类防汛防台责任人及巡查管理责任人坚守岗位,放弃双休假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认真落实各项预案,坚持24小时巡查值守,合力防抗,达成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将台风对我县造成的影响降至了最低,取得了防御工作的全面胜利。

三、迅速启动、全力以赴,全面做好灾后恢复工作

(一)严防次生灾害。台风影响期间,针对9号超强台风风力大、雨势强、大风持续时间长、雨势集中,容易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情况,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部署、强调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带领相关乡镇、部门领导多次到深入水库、海塘、工地实地踏勘,要求在做好台风各项防御措施落实的同时,充分预估次生灾害滞后性特点,及早开展防范工作。(二)开展灾后救助。台风10日凌晨登陆温岭后,又专门拟发《关于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三级防台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台风防御工作》、《关于迅速开展救灾及生产自救工作的紧急通知》,部署灾后救助、工程抢修等工作,各乡镇各部门抓紧进行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抢修,尽快全面恢复生活生产秩序。(三)抓紧恢复生产。县农业(水利)、住建、卫健、电力、城市管理、消防等部门组织精干力量,通过进乡镇、进村、进企业开展“三服务”等形式,进行农业洗苗、补种,卫生防疫,机器设备开工检查等工作,抓紧恢复生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