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0026412231/2019-58927 | 生成日期 | 2019-01-31 |
发布机构 | 县海洋与渔业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我局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勇立潮头、奋起争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岱山渔业的良好形势,平安渔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实现渔业总产量43.8万吨,渔业总产值40亿元,分别增长4%和2.4%。渔民劳均收入8.9万元,渔区人均收入3.4万元,分别增长9.3%和9.2%。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一)示范引领抓得实。一是创成省级平安渔业示范县。严格落实“1+1+7”渔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渔船安全管理八条规定,围绕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内容和标准开展创建活动,成功获评省级平安渔业示范县。渔船6小时一点验的做法在省里作典型发言,相关县区赴岱山进行交流学习。二是打造海上“枫桥经验”升级版。全面加强海上纠纷调处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建立组织协作、部门联谊等交流平台,衢山“瀛洲红帆”、岱东“锋帆渔合”、长涂金银渔嫂等品牌被国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宣传,《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我县“海上枫桥”经验做法,“瀛洲红帆”品牌被央视一套正面报道。三是编组生产成效显著体现。发挥编组生产在安全互助互救、海事纠纷联动处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突出重点抓得准。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邀请法检两院专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及典型案例剖析,将禁毒教育纳入渔业安全必修课,提高船东船长法治观念。全年开展“船东船长面对面”等各类教育培训63期,培训人员4144人次。组织部分县级编组长和渔船老大代表,赴东海救助局、浙江海洋大学学习培训,赴宁波奉化开展岱山—奉化平安渔场联谊活动,举办了全县渔民应知应会知识竞赛,进一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关注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科技兴安力度。完成了600艘渔船的AIS终端设备安装和1723艘渔船船载定位与电子签证终端安装,实现对渔船监管时间和空间全覆盖。完成科技示范船改造10艘,成功研发蟹笼自动脱钩装置,并在蟹笼示范船进行多轮海上试验。三是提升应急自救能力。在高亭镇试点开展渔船海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并为475艘60马力以上的作业渔船配备了急救药箱及药品,切实提高应急自救能力。在抲鱼人合作社试点实施渔民健康体检,为540余名渔民兄弟进行了免费体检。向全县渔船免费发放了安全帽近2万顶,有效防范渔船上可能造成的机械损伤。四是强化指挥调度管理。在九级以上大风天气、雾季、寒潮等恶劣天气值班87次,发布大风预警、安全指令等160万条。
(三)严格整治抓得紧。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依港管船、按籍管船的办法,通过港口排查、海上巡查、护渔船协查等形式,排查出隐患649起,并全部完成了整改。查处网具超载、未随船携带证书、超风力航行等渔业案件195起,罚款136.4万元;停航16艘,其中:网具超载10艘、涉韩2艘、休闲渔船违章搭客2艘、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1艘、缺职务证书1艘;处理不听大风管理指令的渔船17艘,有效保障了渔民兄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渔区稳定。二是加强高危渔船管控。组织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帆张网、蟹笼等10人以上高危渔船,查获帆张网超载29艘,没收帆张网具47套,罚款47万;查获蟹笼超高4艘,没收蟹笼3130只,罚款6万,网具超载、蟹笼超高的违规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压减捕捞渔船46艘。三是开展渔业从业人员吸毒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渔区开展禁毒宣传,利用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滚动向船老大和渔区干部群众发送禁毒、防毒短信提示。严格从业人员准入管理,新招收渔业从业人员,发现有吸毒行为的,一律不得从事出海渔业捕捞工作。对公安部门通报的20艘涉毒渔船进行24小时定位监控,做到每水必查、进港必查,登临检查涉毒渔船17艘次,停航整顿1艘次,有效遏制渔业从业人员吸毒行为的蔓延趋势。
(四)“三战”联动抓得密。一是强化协同联动。伏休期间常态保持“5+2”“白+黑”的执法模式,实现从生产、加工、销售等渔业产业链执法的全覆盖。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129人次,航程1.5万海里,检查饭店、冷冻厂、农贸市场等602家次,清缴没收违规网具4860顶,拆解“三无”渔船22艘。同时,通过专题调研,制定海蜇专项捕捞管理方案,并加强执法检查,做到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二是积极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宣传片,在农贸市场、餐饮单位、人员密集区域张贴禁渔公告、发放倡议书等方式,解读新伏休政策,特别是渔运船配套伏休政策,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提升社会各界对新伏休政策的知晓度,顺利完成渔运船配套服务管理工作。积极争取渔船更新改造相关政策,完成了20艘拖虾渔船的更新改造,防止“证业不符”的产生。三是深化“湾(滩)长制”。成立了岱山县湾(滩)长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6家单位和7个乡镇的职责,建立62个湾(滩)的“一湾一档”,推进以滩面管理为主的滩长制向海洋综合管理为主的湾(滩)长制转变。
(五)转型升级抓得精。一是促进渔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田涂、凉峙休闲渔业基地分别通过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省级休闲渔业精品基地建设。加快凉峙村“最美渔村”创建,完成了凉峙休闲渔业码头工程招投标工作。培育了长涂东海湾、衢山龙潭等2家渔业电子商务村。成功引进上海鱼通鲜电商平台,已有300多艘帆张网、拖虾等作业渔船入驻,消费商家分布江苏、福建、山东、辽宁等地,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编制完成《岱山县休闲渔船发展专项规划》。二是持续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出台《岱山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推广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投饵,示范推广面积8000亩,降低养殖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开辟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6万条岱衢族大黄鱼苗“安家”叮嘴门。开展梭子蟹精细化养殖,在长涂盖起全市最大的“蟹公寓”(室内立体循环水养蟹设备),梭子蟹成活率和单位产量远超传统养殖,实现了尾水零排放。东升对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南锋水产养殖试验场、恒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3家养殖场通过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示范场验收。三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8家养殖企业纳入追溯管理平台。抽检海捕产品、养殖产品、投入品等256批次,合格率100%。开展渔业科技服务,推广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500余人。四是提升渔港建管能力。高亭中心渔港提升工程完成年度投资529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岱山县渔业船舶避风锚地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325万元;高亭中心渔港整治维护项目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243万元。实施渔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渔港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六)综合监管抓得牢。一是坚决实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问题整改行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中,我县9宗违法围填海项目已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并通过了专家验收。国家海洋督察整改任务我县涉及26个项目,正有序开展整改工作。二是保障重点项目用海需求。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围填海工程已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根据围填海指标一事一报原则,黄泽山北部、双子山促淤工程(双子山1#、2#区块)拟建项目围填指标已报国家。三是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完成了《岱山县2018年海岸线整治修复实施方案》编制,进行生态复绿建设、沿岸部分人工构筑物拆除等修复内容。加强海洋工程监理监管力度,对8个重大在建项目进行跟踪监管。四是开展海洋执法监察行动。结合“护岛2018”“海盾2018”“碧海2018”等专项行动,重点监管围填海类项目,深入推进岸线巡查执法,加强区域用海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用海单位87家,巡查无居民海岛93个。五是开展渔业资源养护修复。推进岱衢洋产卵场保护区建设,有序开展保护区资源监测及养护效果评价,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放流大黄鱼、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等苗种5422万尾。首次执行海洋生态修复补偿机制,金鑫矿业以“增殖放流”活动进行生态补偿,将120万尾黑鲷鱼、黄姑鱼、大黄鱼等苗种放流至岱衢洋保护区附近海域。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重点在四个方面发力突破:
(一)聚焦平安渔业,在依法行政上实现新突破。
(二)聚焦绿色渔业,在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
(三)聚焦“一改三攻坚”,在科学养护上实现新突破。
(四)聚焦渔村渔港振兴,在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