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81673425J/2018-47027 生成日期 2018-07-03
发布机构 岱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府 文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岱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二〇一七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 县市场监管局 发布日期: 2018- 01- 24 16: 04 浏览次数:

2017年,岱山县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局的中心工作,自觉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发展为主线,以守住安全为底线,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履职能力、强化监管作为,努力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四个岱山”、打赢“五大会战”和争当新区排头兵、建设港口花园城作出积极贡献。

一、主动担当尽责,推动国家战略改革落地

(一)全力以赴保障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全程参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以市场监管主责主业保障基地建设顺利推进。自464名干部进驻石化基地后,迅速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掌握实情。通过挂图作战、局领导带班上岛服务、科所及部门联动、设立鱼山岛市场监管业务代办点等形式,及时化解工作中的难题,不断优化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商贸秩序”三大领域,因地制宜出台管理规定,进一步抓好安全监管。出台石化基地食品和药械两个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监管标准和监管行为;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制定出台特种设备、食物中毒及药械安全三个应急预案和食物中毒突发事件调查处置操作规程,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全年,有200余人次干部主动上岛服务,现场服务120余人次,为企业、群众代办证照100家,真正实现了办事不出岛。

(二)主动投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充分凝聚浙江自贸区核心区块在岱山的共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第一时间投入到自贸区建设中。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顺利承接自贸区内外资登记审批权限,方便企业落户岱山。在办证中心市监窗口设置自贸区商事登记综合窗口,指定专人负责,开展自贸区企业“综合受理、集成服务”;设立网上自助申报区,方便自贸区企业开展网上申报。主动对接鱼山现场指挥部和衢山管委会,就建设中的岱山区块自贸区企业住所登记问题征求意见;与县招商局会商,细化登记相关流程,达成先登记后规范的共识,明确自贸区岱山七大区块名称(分别为小衢山、双子山、鼠浪湖一带、黄泽山、六条溪、鱼山、秀山东部区块)。推出自贸区内企业商事登记“上门集中登记”服务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度;在衢山分局注册窗口确定专人对接衢山区块的自贸区企业登记,进一步方便企业办事。

(三)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换位思考”,以干部跑代替群众跑,努力跑出岱山新速度。今年223日,我局率先在全县发布“最多跑一次”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公布53项清单,率先发出了首张快递到家的营业执照。8月份,我们又按照省市局最新指导目录,梳理出台了市监系统最完整的县级局“最多跑一次”办事项目清单,共计132子项,覆盖率达100%,走在全省前列。整合许可职能,建立食品、药械经营市场主体商事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登记机制,积极实施证照联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登记,完善“政务服务网”和局“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的对接,积极推进窗口“八个一”建设,设立办证中心企业自主申报区,创新推出特色“五免”措施等,切实提升窗口综合办事效率,让群众感受到办事的“真加速”。此外,我局加强部门对接,深入实施“双告知”工作,推送信息1600余条,加快办事项目的流转,群众办事从过去“至少跑三次”转变为“最多跑一次”。

二、聚焦品质提升,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以“三强一制造”建设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库建设。建立“浙江制造”、政府质量奖、省市著名商标创建等三个企业发展培育库,并制定培育工作方案。加快全县标准化发展。制定三年标准工作方案,指导相关部门制定民宿、休闲渔业等6个地方标准;指导1家个体户制定产品标准,实现个体户标准零的突破。今年来全县共新增企业标准7个。加快2017年度县政府质量奖评选。弘美机械(新评)、绿海制盐(复评)、和泰船舶(复评)、吉博力洁具等四家企业已提交申请参加评选。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确定晨光电器公司的电机产品作为“浙江制造”试点产品进行申报。加快特色商标发展。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专题座谈、专家授课、专题宣传等“四个一专题”活动,增强企业商标意识。深挖岱山旅游和农特产品商标,培育“海岬公园”“东沙古渔镇”“长涂三姐妹”等一批岱山特色商标。积极开展商标质押工作,帮扶1家企业获得商标质押贷款300万。

(二)以“三年成长”计划扶持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年初召开全县小微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目标;建立全县小微企业成长扶持培育库(2017-2019),并制定培育方案。积极开展服务小微企业成长暨2017年民企“双对接”走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打造小微企业融资新平台。全县新增个转企52家,其中公司制企业39, 分别完成市里下达年度任务数的113%139%,各项指标完成率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20172月,我县还被省小微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县,全市唯一获此殊荣。

(三)以“综合信用体系”营造企业诚信发展环境。在放宽准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完成“两库”建设,建立检查对象专项库15个,开展双随机试点检查近百户。加强部门协作,建立未年报户信息比对机制和拟清理户实地走访机制,进一步清理经济户口水分,完成379户个体工商户的依职权注销。抓好年报、信息公示抽查工作,全局平均自然年报率达到93.28%(其中企业92.96%,个体90.56%,农专社96.33%),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推进企业“守合同重信用”评选,严把评选关口,对今年新申报企业开展实地走访,举办培训班,指导企业申报工作,共申报13家(其中3A1家,2A5家,1A7家)。完善黑名单管理制度,对136家新设企业法定代表人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与检察院开展查档协作2次。

三、实施精准服务,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我局坚持以民生需求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以“废旧收购整治”为城市发展擦亮名片。我局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坚持做到“不讲困难讲办法、走出会场到现场”,直面矛盾和难题,全力推进整治工作。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通过实施挂图作战、联合执法、月度督查,积极推进废品收购站分类治理(取缔无照、搬迁核心区域、提升普通区域)。积极落实减存量目标,加快岱山本岛和衢山岛各1个集中搬迁点建设。

(二)以“民生实事项目”满足群众生活新需求。深入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精心谋划乡村农贸市场三年改造提升计划,及时编制岱山县2017-2019年小城镇市场提升对象及考核达标批次安排。指导岱西、秀山两个农贸市场开展星级文明市场创建,实施一月一计划和一督查工作法,以清单制推动市场举办单位落实问题整改。目前,岱西农贸市场和秀山农贸市场分别通过了省一星级和二星级文明规范农贸市场验收。积极开展农贸市场免费检测点建设。在长涂、秀山、岱东三家农贸市场分别新建公众免费开放检测点各1个,实现全县7个乡镇农贸市场免费开放检测点全覆盖。深入开展民生计量行动。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出租车打表问题,我局主动承接出租车计价器强制检定工作,完成所有165辆出租车的检定,实现岱山出租车打表“零”的突破。开展“供水、医疗、加油、农贸市场称重”等领域专项计量检定。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监管,开展产品标注“有机产品”、“ORGANIC”等字样专项治理。深入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全年新增16家,累计完成建成62家,提前实现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建设全覆盖、养老机构阳光厨房建设率50%以上的年度目标。

(三)以“放心消费品牌”构建良好消费环境。加强宣传力度,先后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维权“五进”、“万家企业无理由退货”社会承诺百城联动等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提供群众便民服务4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知晓率。开展旅游行业执法维权,采取“政府-部门-社区(村)”三方联动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景区消费秩序。优化举报投诉处置工作机制,对科室和基层所举报投诉处置事权进行划分,加大“诉转案”工作力度,增强工作合力。积极搭建消费双方自行处置平台,加大对企业消费维权服务站指导,不断稳固放心商店消费调解绿色通道建设,今年各消费维权站(点)自行处置、和解消费投诉19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四、坚持从严监管,实现“4+1安全”稳定向好

(一)抓好食品安全保障。深入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实施挂图作战,逐条对照211项创建标准查补短板。建立“一事一单”的食品安全工单制度。聘任首批32名县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努力构建社会综合治理格局。全方位加强宣传,成功举办创建宣传月活动,发送宣传短信20余万条,分发宣传资料7万余份,举办“四个你我”活动4期、群众体验活动7次,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先后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食品小作坊、“三小一摊”、贝类产品等专项整治;开展海洋文化节、千人宴等重大节庆活动食品安全保障9次,并主动介入、做好新区夜排挡规范提升建设。积极应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妥善处理“棉花肉松”、“注胶虾”、“塑料紫菜”、“甲醛带鱼”等事件,确保食品安全舆情稳定。持续推进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建设,实现品牌超市校园入驻率100%;全县小作坊建档、城区农贸市场质量追溯和快速检测体系和持证小餐饮等级公示等均达100%。在衢山岛实施宗教场所食堂综合提升工程,经过1年多的努力,全面完成1家寺院、6家教堂的食堂规范和发证工作。加大食品检测工作力度。全年餐具消毒效果监测558批次,定量抽检食品894批次,农贸市场快速定性检测44675批次,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共开展食品安全定量监测1538批次,有效提升了食品监管靶向性。主动对接食盐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划转工作。积极调研职能、人员划转中存在的困难,加强与盐业部门沟通,配合制定盐业体制调整方案,确保在体制改革中监管不放松、队伍不散乱。

(二)抓好药品安全监管。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中药饮片质量、药师在岗等专项行动9次。启动药品经营许可证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两证合发,调整药械许可证审批事权。开展“标杆药店”建设,进一步发挥先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做好中药材标本室建设,努力打造药品实践基地。深入推进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实施月报告制度。加大过期药品回收,新增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2个,并统一销毁价值近5万元的过期假劣药械。推进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全县药品零售行业连锁率上升到50%,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

(三)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先后组织开展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隐患、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6次,联合市特检院按照到期时间对全县特种设备开展定期检验,检验率100%。积极开展“蓝剑系列行动”,严厉打击特种设备安全相关违法行为。积极推进实施隐患闭环管理监管模式,完成市、县两级各1家挂牌安全隐患单位整改。加强特种设备应急处置,进一步做好应急救援系统内和社会专家的增补完善。积极应对群众关于电梯的投诉,及时稳定社会舆情。

(四)抓好产商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纤维制品、危化品企业专项整治,积极开展产商品质量抽检。围绕群众安全生产、生活目标,抽检家电、微电机等产商品共113批次。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监管,切实做好生产许可证监管企业调整工作,妥善开展13家取消许可证企业的日常管理,对7家保留获证企业积极实施分类监管模式,监管覆盖率达100%

(五)全力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市监建设,做好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完善权力、责任两个清单管理,及时对涉及权力清单的54条法律依据和42项事项进行公示更新。加强执法证管理,完成117名干部执法证年审。强化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审核力度。扎实推进“一打三整治”行动。安排10名干部连续3个月开展驻场管理,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进一步加强对上市渔获物的管理和经营户的宣传教育,发动餐饮食品经营户签订承诺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护渔工作格局。共签订承诺书5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近3000份,开展各类巡查160余次,巡查经营户5600余户次,处置各类渔获物200余公斤。深入开展“两非”车辆整治。对全县电动车经营户开展全面排查,掌握详实信息,做好政策宣传引导,自91日起,各经营户全面停止销售电动三轮车。同时,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无证销售、“傍名牌”、非法拼装等违法行为。全力整饬市场经营秩序。积极开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行动,加大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处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会销”行业整治,努力巩固“无传销县”创建成果。强化网络经营监管,先后组织开展“清网行动”“红盾网剑”等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涉及旅游、食品安全类网店的监管。加大广告监测力度,强化拍卖行业监管。

五、强化党建引领,树立市监铁军品牌

   (一)紧紧抓牢思想统领这个“关键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通过电视、网络等收看收听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第一时间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和省委车俊书记署名文章在县局内网进行发布,并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召开党建工作研讨会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深入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部署做好下阶段学习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自61日县委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会议后,立即召开党委会议和全体党员干部大会,对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动员。局党委书记开设专题党课两次,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勇立潮头、全面跨越”大讨论活动开展再动员再部署。组织年轻干部召开“勇立潮头、全面跨越”大讨论座谈会,就问题、困惑深入探讨交流。开通党支部微信党建群,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党课和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进一步延伸党建活动载体。

(二)紧紧牵住干部队伍这个“牛鼻子”。规范基层所建设。扎实开展科所事权梳理,深化细化“市场监管平台”建设。优化基层所班子配备,6名新提拔中层干部、6名新招录公务员和6名协管员全部充实到基层队伍。大力实施基层温暖保障工程,完善基层软硬件设施,加快推进高亭分局、长涂所星级所创建。推进文明示范建设,做好局机关、高亭分局、衢山分局等2016-2017年度县级文明单位复评工作。搭建干部竞争上岗平台。出台《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和《公开选拔中层后备干部实施方案》两个方案,严格规范干部提拔任用程序,进一步完善了干部人才的储备。完善干部学习平台。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成立6个“师傅团”,对25名“徒弟”开展教学。出台全局干部年度学习培训工作方案,组织2500余人次干部职工参加各类网络课堂和各类集中培训。同时积极做好干部上挂下派工作,6人次上挂科室实习。丰富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机关党委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先后组织开展35“学雷锋”、“三八”趣味运动、“五四”青年素质拓展、庆祝建党96周年等活动,加大基层“温暖保障工程”建设力度,大力推进高亭分局三星级规范所和长涂(秀山)所达标所创建,完成衢山分局干部宿舍和县局机关健身房、乒乓球室建设,拓宽干部交流渠道,搭建团结协作平台,实现干部队伍聚心聚力。

(三)紧紧拧住从严治党这个“总开关”。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局党委与班子成员及2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2017年党风廉政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积极整改落实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2项反馈意见,及时向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局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了五方面整改措施。积极完善党群组织体系建设,完成县局机关党委、工会、团委换届选举工作,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凝聚力。二是打造市监“清正廉洁”新品牌。在全县率先开展“阳光践诺”宣传片的录制,由县局党委主要负责人带领全局46名党员干部代表作出廉洁履职承诺,并通过各类媒体公开向社会承诺践诺,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评议,取得较好社会效果。此外,加强对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党风廉政督查,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推进干部队伍效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