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0921737765729K/2017-37982 | 生成日期 | 2017-08-29 |
发布机构 | 岱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主题分类 | 商贸、海关、旅游 |
柳飞燕代表:
您提出的《优化旅游管理,加快培植我县旅游新业态》议案已收悉,感谢你们对于我县旅游事业发展的关心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县风景旅游管理局作为主办单位,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岱山旅游以打造“长三角著名的海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整合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2015年,根据县里“两美岱山”建设的总体部署,制定了《岱山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块打造,培育核心项目,以体育、文化、城镇、乡村和旅游的有机融合为特征创新海洋旅游业态,强力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市场开拓、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年来,围绕这一发展纲要,各部门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我县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离我们的发展目标要求,与我们周边兄弟区县的比较,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
“十三五”期间,我县将迎来自贸时代、半岛时代,岱山依托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全域旅游、体制改革、产业融合、产城结合等已经纳入我县旅游改革发展的日常,亟待我们去破解。下一阶段,我县的旅游工作还要继续在这几方面发力:
(一)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整合旅游资源,集聚旅游产业要素,以城旅一体的理念,加快城市集散、购物、娱乐、住宿、餐饮、休闲等要素发展和集聚,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商务休闲和旅游休闲功能。加快推进城区慢行道、骑游道和驿站建设,城区、主要景区、星级饭店和重要交通节点实现免费WIFI和二维码信息服务全覆盖。岱山依托古镇文化、海岛生态、滨海沙滩等优势资源,以海岛旅游示范带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围绕东北部滨海旅游区,加快完善海洋旅游服务,逐步建成集海洋文化、海岛运动、观光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海岛旅游地。秀山岛,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加快全景秀山打造,全力创建国家4A级景区。目前,秀山的创4A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当中,已经梳理了纲要,下一步还要跟上级部门的对接,正式启动创建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提升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将秀山岛开发建设成为生态休闲岛。把岱山本岛东北部滨海旅游区、东沙古镇文化旅游区、凉峙-沙龙滨海旅游区作为核心区域重点打造,不断完善旅游功能要素,促进岱山旅游重点板块的崛起与发展。
(二)着力提升旅游景区品质
全面提升东沙古镇、鹿栏晴沙、摩星山、秀山湿地公园等景区品质。坚持精准定位、精细管理、精致建设、精心服务,着力推进服务、业态、设施、环境、管理等全面提升。优化景区票务、信息、交通服务体系,加大拆违、整治、美化力度。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努力打造长三角海岛的精品景区。推进旅游景区增量提质。推动秀山岛、东沙古镇等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鹿栏晴沙、摩星山、观音山等成为一批3A级旅游景区。
加快开展全域旅游建设。实施生态景观道路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换乘系统,加快海洋游乐、健康养生、度假酒店等项目落地,推进精品民宿、户外运动、婚纱婚庆、房车营地、露营帐篷和田园农业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规范提升休闲渔业。
(三)培育特色旅游产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为满足旅游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构建以“乡村旅游”、“运动健康”、“度假养生”、“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提高岱山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重点推进中国海岬公园、秀山岛及衢山沙龙-凉峙东海风情渔村、东沙小岙民宿集聚区、祭海坛提升等重点项目。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完善旅游招商项目库,注重项目的海岛禀赋和策划创意,每年推出一批有望落地的重点招商项目,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当前也有一批重大旅游下面正在洽谈当中,一旦落地,对岱山旅游的整体发展格局将发生很大改变。
(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促进旅游与城市建设、农渔业、文化、体育、医疗健康、养老养生及互联网的融合。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打造时充分考虑旅游功能,融入旅游元素,构建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标志景观和主客共享的城市休闲空间。引导休闲农渔业和乡村旅游组织化、产业化、品质化发展,切实发挥乡村旅游富民强农的重要作用。打造精品休闲农业、精品休闲渔业项目。在项目开发进程中融入海岛特色文化元素,策划举办岱山听海季、休渔谢洋大典等海岛特色节庆活动和“渔歌号子”等民俗文化演艺项目,提升海洋系列博物馆等藏品,提升文化内涵。依托大型活动发展海洋体育旅游,积极推进海洋体育旅游化,海洋旅游产业化。培育发展一批康体、医疗、养老养生旅游项目。
(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与舟山旅游集散中心、普陀客运乘换中心、嵊泗交通旅游集散中心开展多方面合作。建设以岱山高亭旅游集散中心,衢山旅游集散中心为主,秀山兰山旅游集散中心为辅的二级集散中心,发挥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交通换乘功能。完善旅游交通网络,逐步提升水上客运能力,加强景区通景公路和支线旅游交通建设,提升通景公路旅游交通环境,加快重点景区的停车场生态化建设。结合岱山绿道网专项规划,重点建设海岛旅游示范带,结合绿道建设,开辟自驾游、徒步游、骑行游等旅游线路,提高交通休闲功能。
(六)全力提高岱山旅游品牌知名度
建立部门联合、政企联合、区域联动的旅游合力营销机制,充分利用外宣招商、对外友好、合作交流、节事活动等各类载体平台。积极利用海洋渔业、农林产业、商贸产业以及体育运动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宣传机会,推动“产业复合型”的旅游营销。
(七)构筑强有力的旅游发展保障机制
1、县里正在探索成立旅委,增加旅游部门的协调职能,并将县旅管委常务成员单位负责人为县旅委兼职副主任,参与对涉及其他部门工作的协调和落实,解决“大旅游”产业的决策、协调问题。
2、优化配置组建旅游集团。以旅游“六要素”优化配置为目标,进行资产重组,组建专业化旅游集团,实现规模发展,解决现有各乡镇所属旅游公司融资困难,人员不足等问题。
3、人才保障。依托市县高校、职校等资源,培养和引进一批景区规划、饭店管理、旅行社等中高层管理人才、优秀导游队伍,培育海岛民宿、旅游电商、旅游商品设计等人才。
4、制定政策。近年来,我县先后制定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办法》、《岱山县“渔农家民宿”管理暂行办法》、《新业态旅游项目补助实施细则》、《岱山县渔农家民宿发展扶持办法》、《旅行社业绩奖励办法》、《关于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来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各优势要素融合发展、创新发展。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