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舟波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我县小微工业企业成长的议案》(第037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小微工业企业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就业、活跃市场、增加税收、稳定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小微工业企业发展,从岱山实际出发,多政策并用,多环节并举、多手段并促,大力促进全县小微工业企业成长,目前我们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一、政策帮扶,提振小微企业发展信心。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汽车配件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及小微企业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船舶工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小微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保障。2016年-2018年,县级每年安排工业转型资金不少于1200万元,新的减负政策每年能为企业减负1亿元左右。
二、搭建平台,助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一是推动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岱山汽船配公共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级区域创新平台认定、上海通用公司GP10认证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帮助恒威船舶配件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国家级资质认定;二是提高担保平台服务能力。从2013年起,县担保公司调整了担保资金投向,将担保资金逐步转向点多面广的小微企业。2016年,我县增加县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总注册资本达到1.2亿元,进一步增强了担保实力。三是建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成功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并投入运行。
三、分工协作,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建立培育库,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县经信局联合国税、统计部门,筛选上一年度营业收入1000—2000万之间,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潜力较大、本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年度小微企业培育库名单。对入库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每月实时监测;积极向小微企业宣传惠企利企政策。每年编印一本《工业政策汇编本》发放给小微企业。通过各种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小微企业发布宏观经济趋势和我县工业经济政策动态。
四、精准发力,破解企业要素瓶颈。一是破解资金瓶颈。扩大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规模,由原来的1.8亿扩大到2.4亿,并增加一家协作银行;推出“政银保”合作贷款业务, 2016年全县“政银保”合作贷款累计3600万元;探索实行权利质押贷款。2016年,一家县内企业获得商标专利质押权贷款200万元。二是破解劳动力和人才瓶颈。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自2010年4月起,建立了每月15日定期人力资源招聘会制度;拓展劳务协作基地。目前已在宁波、湖南、四川、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建立了劳务协作基地,并多次组织金海重工、岱美等企业到劳务协作基地现场设摊招聘;开展校企对接。目前已与黑龙江大庆技师学院、安徽太湖当代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开展了船舶电焊、船舶电工、船舶装配工、起重机操作工等工种的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缓解我县结构性就业矛盾。
通过上述种种努力,我县培育小微企业的体系已基本健全,服务保障状况也明显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的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小微企业发展确实也还存在转型升级道路艰难、要素制约依然突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推进小微工业企业成长工作。
一、推进转型升级,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小微企业政策落实。坚持挖掘空间与强化落实并行,及时梳理已有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举措,切实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享用度。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能落地生根,让小微企业应享尽享。二是强化小微企业行业指导。按照突出重点、分行分类的原则,加强对小微企业指导和帮扶力度。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成长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小微工业企业,引导小微工业企业坚持每年进行“短、平、快”技改,向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的品种和产品发展。三是推进小微企业提档成长。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激发广大小微企业“升规”、“转限上”的积极性;加大小微企业与落户我县的大型项目对接力度,尽可能参与项目配套产业链,推动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围绕品牌强企主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二、缓解要素制约,合力破解发展难题。一是破解融资难题。积极探索实行权利质押贷款。规范办理并逐步推广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充分发挥专利权的融资功能,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同时鼓励企业根据《浙江省股权质押贷款指导意见》,通过企业股权质押贷款解决资金难题。二是破解劳动力和人才问题。加强与中西部地区人力社保部门联系,扩大省际劳务协作区域,吸引外来人才劳动力来岱务工。组织企业赴省内外职业院校开展现场招聘、校园招聘、人力资源余缺调剂系列招聘及校企对接等活动,拓宽引人纳才渠道。充分发挥岱山技校、成校等定点培训机构和骨干企业的作用,扩大培训规模与范围。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深入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工程,并且大力开展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三、优化服务体系,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用足用好用活各级惠企政策,特别是落实好《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岱政发[55]号)文件精神、县级“减负十二条”的政策措施、外贸企业出口“绿色通道券”制度和“工业企业车辆过渡费用补贴实施细则”,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振企业家信心,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二是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全县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常态化的企业服务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及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和汇总处理。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对重点企业反映的问题事项,做好跟踪服务和督促落实。三是实施企业综合评价。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坚持分步实施、分级推进,落实差别化的政策措施。四是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汽船配公共服务平台在技术开发、人才引进、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解决企业在汽船配零部件开发设计分析领域的技术难点。争取建立汽船配产品设计开发CAE博士后工作站,解决企业缺乏产品设计数字化分析验证瓶颈。推动恒威船舶管系附件检测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检测范围。
再次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岱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7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