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1002641186T/2017-49246 | 生成日期 | 2017-01-09 |
发布机构 | 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认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按照“文化自觉、广电创新、体育走强、队伍齐心”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文化、体育、广电各项工作,深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成效明显。
一、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广泛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建议,制定出台了《岱山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确立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奋斗目标。并印发了《中共岱山县委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岱山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通知》,建立健全了我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协调机制。
二、文化阵地建设稳步推进。县级层面,投资1亿元建设总面积为13800平方米的县文化广电综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顺利完成局机关、县广播电视台、县文化馆、岱山华数公司办公用房及机房搬迁工作。积极推进县体育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全年接待健身群众达15万人次,全县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升温。我县首家城市书房在“海之坊”文化产业一条街落成,书房集阅读学习、聚会休闲、创意生活、文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融合文化旅游、读书沙龙、“文化管家”等新内涵,浓厚了“书香岱山”文化氛围。社区层面,配合县委宣传部新建文化礼堂5家,并组织成立了由文化系统业务干部、八大协会骨干力量以及“种文化”辅导员组成的文化礼堂业务指导员团队,统一制作文化礼堂服务菜单,通过点单式服务,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至此,全县已有社区文化礼堂30家。
三、文体品牌打造成效显著。今年来,着力打造以“百姓文化节”、“运动休闲岛”和“海洋非遗”为重点的文体精品品牌,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超百场,大大提升了群众文化、体育自觉。一是百姓文化节彰显海洋文化特色。以“让海岛更美丽 让生活更精彩”为主题,设“求新”、“求美”、“求知”、“求乐”四大板块,期间举办了群众文艺展示、文化遗产成果展、“馆际联动 走进东海蓬莱”文化走亲、业余文艺团队优秀节目展演等15项大型文艺活动;各乡镇开展文化系列活动7项。同时,新增文化礼堂活动月、三月海线上文化活动、民俗活动等项目,进一步打响“百姓文化节”活动品牌。二是运动休闲品牌打造风生水起。2016年中国•岱山国际风筝节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和7个国外队伍的42支代表队近260名运动员参赛,进一步打响了“岱山——中国风筝岛”品牌。此外,依托我县特有的休闲运动资源优势,相继举办了“UCC杯”第二届环蓬莱仙岛挑战赛暨2016年骑聚绩溪国际马拉松骑行积分赛(岱山站)、2016国际青年女篮亚特拉斯系列赛等5场大型赛事,大大推介和宣传了岱山。同时,县第八届运动会圆满举行,分青少年部、成年部、老年部,共27项赛事,有来自全县各乡镇和单位数千名教练员、运动员参赛,进一步推动了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三是海洋非遗品牌打造浓墨重彩。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休渔谢洋为依托,成功配合举办了2016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暨休渔谢洋大典和2016岱山县海岛非遗展示大会暨第七届东沙古渔镇弄堂节,策划开展了渔家迎客、休渔谢洋千人宴、非遗一条街等七大板块,50余个项目非遗活动,吸引观众10000余人次。配合2016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岱山分会场(精品旅游考察)开展了岱山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为100余名国外嘉宾代表呈现了2场非遗大餐——岱东鹿栏晴沙(海坛)的民间祭海活动和东沙古渔镇非遗展示演示活动。策划开展2016岱山县“美丽非遗基层行”活动,组织21个非遗项目的展演、展示、展销团队深入高亭机场社区、岱西双合社区、衢山鼠浪湖社区等进行巡回展演。同时,东沙古镇非遗一条街建设扎实推进,7至10月份,每周末在东沙古渔镇开展近20个非遗项目的非遗常规性演示展示活动,今年累计演出42场次,参演人员4000余人次,大大提升了东沙古渔镇的文化旅游氛围。
四、文化惠民工作取得新成效。
将文化工作置身于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这个大局,注重“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精心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一是文化“三下乡”稳步推进。全年累计送戏下乡63场次、赠送和流通图书266452册、送电影1188场次。新设立图书流通站(点)3个,至此全县已有图书流通站点87个,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文化延伸服务不断深入。在“三月海”公众号推出“线上K歌总动员”、“日积月累随手拍”、“岱山海洋非遗集市”等6项线上活动,举办线上文化活动35次,点击量达20万次,全年共推送各类文化信息143条,吸引粉丝6万余人,进一步扩大了海洋文化知晓度和群众参与率。县图书馆积极利用互联网、“岱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展优秀“小青苗”志愿者评选、微谜邀你猜、微荐购、“博看微刊”等系列活动,浓厚了全民阅读氛围。“图书进村居”、“万册图书大漂流”、每周书香等活动稳步开展,今年累计送图书18531册、举办百姓讲堂7场,接待听众1500余名。全年举办各类文艺展览16场次。县文化馆以新广电大楼搬迁为契机,开展历时6个月的夏、秋季免费培训班,共开设国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全年累计培训160次、353课时,受惠4000余人次,为群众搭建了零门槛、无障碍的文化服务平台。“文化低保”推出影视惠民,实行政府补贴票价优惠政策,累计放映303场,观众人数3918人次。三是文化走亲常态化。与建德、安吉等地开展文化走亲交流7场,不仅使我县群众共享了多彩的异地文化,而且还将我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海洋文化向外推介,扩大了我县的文化影响力。四是文艺精品创作稳步提升。组织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月活动,通过采风、创作、题材研讨等,营造海洋文艺创作氛围,培养创作文化人才,共创作歌曲7首、舞蹈题材2个、戏剧小品7个。在2016年舟山市迎新春文艺创作作品展演中,舞蹈《守灯塔的90后》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歌曲《渔家》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小品《鱼山岛搬迁》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歌曲《谢海》获创作三等奖、表演二等奖;歌曲《回望故里》、舞蹈《心中那一片海》、小品《光阴》均获创作、表演三等奖。《送我上青云——最宜玩风筝的岱山岛》付梓出版,并制作一部风筝宣传片——《放飞梦想》。渔民画作品《冬蟹旺发》获“朵云轩”中国民间绘画大赛优秀奖,《好日子》、《大章鱼》入选“山东汉墨青州”中国民间绘画大赛,林家村10位村民创作的书法作品入选省市书法大赛。
五、文体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积极落实《岱山县文化产业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年)》(岱委发〔2014〕32号),以推进文化产业一条街建设为重点,大力扶持和培育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企业、及文化产品研创。稳步推进“海之坊”文化街建设,完成街区商户休闲区、广播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制定下发了《2016年岱山县文化产业一条街运营管理考评细则》,策划举办了迎新文化艺术展、“春节七天乐”等活动,集聚产业街人气。重点打造产业街文化展厅,组织开展了渔民画、风筝等各类文化产品的展出、培训活动10余次,努力将其打造成集观赏、体验、展销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产品展示平台。加强文化产品对外推介,组团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展出产品30余种。推进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制作,制作完成渔民画创意笔袋样品,设计完成环保型纸胚圆珠笔、水笔,并开发小包装笔盒。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对岱东风筝产品、岱西石文化产品、衢山渔民画产业、秀山泥文化产品、东沙非遗小镇打造等进行资金补助。成立了岱山县渔民画协会衢山分会,并在衢山注册成立了第一家渔民画产业化公司。体育彩票销售再创新高,全年总销售额5618万元。今年我县新增竞彩店和普通电彩网点各1家,升级竞彩网点3家,移点2家,退点2家。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普通电彩销售网点18个、标准竞彩网点7个。
六、体育事业深入推进。
今年来,体育事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精神,突出抓好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设施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全县群众的健身热情。一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为主题,相继举办了岱山县第三届足球联赛、2016年岱山县“体育彩票杯”职工篮球赛、“鲜游晴沙”沙滩足球精英赛、2016年第八个“全民健身日”暨岱山县体育惠民系列活动、“魅力岱山•徒步仙岛”岱山岛徒步登山大会等全县性体育活动近40次,全县体育人口达50%以上。二是县体育馆利用率不断提升。积极配合全县各部门、行业开展“爱·家”婆媳欢乐运动会、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等赛事活动10余场次,有效发挥了县体育馆文体阵地的作用。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坚持常态化向社会公众开放,截至10月底,测试全县城乡居民国民体质达1100余名,测定标准合格率达90%以上。三是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县级层面:组队参加“移运杯”浙江省第二十七届地掷球(金属球)锦标赛获男子团体第五、双人第六,女子团体第四、双人第三的好成绩。在舟山普陀朱家尖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届海洋运动会沙滩地掷球比赛中,我县代表队获小金属球男子三人赛三等奖和女子三人赛二等奖。在2015年浙江省首届生态运动会暨浙江省风筝锦标赛,我县代表队喜获1金1银1铜。组队参加2016年浙江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我县代表队分别获舟山赛区六字诀、八段锦两项一等奖和绍兴分站赛团体总分二等奖和八段锦、六字诀集体项目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浙江省第二届体育社团运动会风筝比赛中,我县风筝队取得了软板类比赛第一名。学校体育方面:在浙江省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女子排球比赛)中,高亭小学荣获小学组第一名,敬业小学荣获第三名。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暨市第三十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岱山中学获高中组第二名;敬业小学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高亭小学荣获第三名;高亭初中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四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以省小康体育村和“渔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为载体,积极打造基层“15分钟健身圈”,重点建设了小康体育提升工程20个,在各乡镇社区创建了5个省级村体育俱乐部。依托摩星山、凤凰山、老鹰山一带地形,利用原有山岙古道、山脊防火道、采茶路等进行拓宽修整建设健身步道52公里。
七、广电宣传和事业建设扎实有效。
以新的广电文化中心启用为契机,不断优化节目内容和形式,强化广电事业建设,发时代之先声,讲岱山好故事,传社会正能量。一是主题宣传声势强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聚焦“党代会”、“两会”、“树标杆、补短板、求突破、走前列”大行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一打三整治”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等,加强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跟踪报道,推出“树标杆、补短板、求突破、走前列”蹲点报道活动,向各乡镇派驻记者30余人次,采访报道70余篇。推出“直击短板”舆论监督栏目,播发报道120余篇,有效助推全县“补短板”大行动取得实效。二是自办栏目全新改版。以新大楼搬迁为契机,实施自办栏目改版升级。严把新闻立台方向,突出主题宣传策划,精办《岱山新闻》,提升《岱山新闻》主栏目影响力。同时,扩大社教类节目的报道领域,以服务三农、感知新区建设和演绎精彩人生为目的,策划推出《乡村纪事》、《蓬莱风》《沟通》三个栏目。三是事业建设加速推进。全面完成中央无线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建设,广电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力提升有线电视数字用户安装率,新装主机1349只,整转用户495户,推广副机2609只。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完成了10个村约3000户网改工程。有序推进有线网络数字双向化改造工程,完成城区绿城、锦绣华府、御景园等小区约2000左右用户,乡镇泥峙社区、虎斗社区、南峰社区等社区约2000户用户左右的双向化改造工作,满足互动电视节目及宽带业务接入需求。配合秀山、鱼山大桥工程,积极做好接线公路有线电视暗埋及广电杆路迁移入地工作。继续实施“广电惠民”工程,减半收取有线数字电视服务费,受惠群众200余人。围绕鱼山重点工程,积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丰富鱼山建设者业余文化生活。此外,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播出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国、省两会及“G20”等重要时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
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中有进。
以提升海洋文化博物馆为主线,切实做好博物馆的改造提升工作,稳步推进东沙非遗小镇建设。一是提升海洋系列博物馆整体功能。围绕管好用好博物馆,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博物馆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启动台风、盐业等博物馆的升级改造,做好金维映史迹陈列室、海洋渔业博物馆布展、讲解、服务提升工作,海洋系列博物馆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目前,金维映史迹陈列室、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的改造提升全面完成,中国台风博物馆一期、二期完成馆舍维修,一期内容布展等提升工作全面完成,顺利开馆;并启动了中国盐业博物馆的提升工作。今年共接待群众、学生、旅游团及各类群体共计13万余人次。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报告编制和我县革命文物调查工作,省级文保单位四有档案顺利通过复核;相继出台《岱山县文物保护维修专项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命名暂行办法》、《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配合市水下考古所做好岱山本岛及衢山岛水下文物考古调查工作,组织开展了2次文化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确保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三是推进非遗传承利用。积极做好岱山风筝、打莲湘两个项目申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做好全国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完成我县布袋木偶戏与越剧相关普查数据。针对我县11项省级非遗项目开展“八个一”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督查,推进保护工作真正落地。今年来,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非遗夜市、图片展览、微信发布等活动,使非遗传承走进群众、深入生活。东沙非遗小镇“初具雏形”,除非遗常规性演示活动外,进一步完善各项目在街区的布局,对展示项目进行文字图片制作及美化包装,提高演出质量,进一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与东沙镇政府对接后,明确在古渔镇街区开设海盐烧制及板晒、传统海洋鱼类加工等7个非遗常驻项目。
九、文体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
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确保全县文化市场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全年共受理审批各类文化经营项目11件,变更6件、延续2件,办结率达到100%,同时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清理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政务服务网及时向社会公布,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加大对重要时段、重要部位的监管力度,重点开展了元旦、春节、“两会”、“五一”及“G20”期间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和“净网2016”、“清源2016”、“护苗2016”等专项行动,确保重点时期我县文化市场安全有序。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81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157家次。取缔无证地摊5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30盘。立案查处违规经营单位5起,共处罚款19000元,吊销许可证1家,10家场所被简易程序给予警告处罚。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办理的“岱山县东方魅力娱乐城播放曲目含有禁止内容案”获2015-2016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十大案件称号。
十、其他各项重点工作稳步开展。一是开展“树标杆、补短板、求突破、走前列”活动。组织开展“短板”专项行动,在局系统内认真梳理查找文化、广电、体育等各领域存在的短板,重点开展广电新闻创新“短板”项目,推动广电新闻工作取得实质成效。二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照县委部署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召开局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推动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用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推动我县文体广电事业发展。三是开展护航G20杭州峰会专项行动。根据全县G20杭州峰会维稳安保工作要求,组织开展网吧、游艺场所等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及户外大屏幕LED安全播出检查保障活动,确保G20峰会期间文体环境安全稳定。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各口子结合实际全面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干部职工赴南京、上海等地参加素质提升培训,并选派优秀业务骨干赴省、市参加培训、比赛,有力提升了团队的战斗力和竞争力。全年累计选派人员达200余人次。同时,为配合自办栏目全新改版,对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广播电视社教中心部分负责人岗位实行竞聘上岗,对各栏目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竞聘演说、民主测评、评委打分和提交台务会议决定的方式最后确定。最终选拔广播电视中心副主任2名、广播电视社教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