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结合岱山县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情况编制而成。本年报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情况、收费及减免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七部分组成。本年报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报电子版可在岱山县政府网站(http://www.daishan.gov.cn/)和岱山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下载。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中共岱山县委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岱山县高亭镇鱼山大道681号507室,邮编:316200,电话:4485376)。
一、概述
2014年以来,岱山县政府及各部门以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浙政令〔2012〕302号),按照省、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不断强化载体建设、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机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进一步调整了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县党政机构改革成果,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设立政务公开科,负责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工作。各乡镇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均指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和责任岗位,具体负责本乡镇、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二)创新形式,着力拓展公开渠道
积极发挥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岱山县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的基础上,开通了“阳光工程网”,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行政权力事项、重要民生事项进行集中公开。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以岱山论坛为平台,设立岱山发布专栏,创建网上“蓬莱会客厅”,邀请部门领导参与网上在线访谈,就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与网友展开在线讨论,建立“蓬莱仙岛浙江岱山”官方微信平台,县文明办、公安、安监、旅游、经信、监察等部门也建立了岱山文明在线、浙江岱山公安、岱山安监、岱山旅游、岱山经信、廉洁岱山等微信公众号,开设各种功能栏目,发布各类信息。
(三)规范流程,妥善办理信息公开申请。
为规范县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处理工作,县法制办专门发文明确处理流程,各承办部门收到申请人对县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或由县委县政府办公室移送的申请书,要办理受理登记,并对该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处理答复意见,同时整理相关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经本部门领导同意后报县政府法制办进行程序审查。县政府法制办对部门上报的处理答复意见进行程序审查后,出具法律意见书。各承办部门按照县法制办法律意见书的要求,将答复意见书及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法定方式送达给申请人。对向各部门直接提交的信息公开申请,明确由专门机构受理,同时,各单位建立依申请公开工作台账,妥善保存相关材料(证据),包括申请书、受理登记书、答复意见书、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送达回证等。
(四)围绕重点,深化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2014年来,全县各部门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以点带面,依法有序公开政府信息。
1、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开。
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县政府及时出台《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政府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部署开展各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梳理工作。通过“三报三审三回”,到10月底顺利完成全县行政权力事项梳理,权力清单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分为“县区保留”、“共性权力”和“审核转报”三张清单,确定岱山县保留的权力清单总数为4103项(县区保留3908项,审核转报195项,共性权力8项和61项委托不计数),权力数比“一报”减少2046项,精简比例达到33%。公布行政许可事项487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75项,其他事项47项。
按省统一工作部署,县政府全面梳理部门主要职责、理清与相关部门职责边界、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明确公共服务事项、制定责任目录清单。截至12月底,完成各单位责任清单编制工作,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向社会公布。本次共公布26个县级部门责任清单,其中部门主要职责388项、细化具体工作事项1878项,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 350项、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制度320项、公共服务事项219项。
重视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工作。按照新区行政体制改革要求,新成立的岱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了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质监三个部门的职能。为规范行政处罚安全信息公示工作,制订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操作细则》,从二个渠道公开案件信息,一是对依法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用一般程序作出工商行政处罚决定的相关信息通过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统一公示,其他适用一般程序作出的工商行政、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案件处罚决定的相关信息通过局门户网站对外公示。2014年对外公示各类处罚信息27条,其中属于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类信息8条。
2、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
县财政部门开设财政信息公开专栏,以财政预算执行、月度收支情况、部门预决算等内容为重点,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如《关于岱山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关于岱山县2013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向县人民代表大会作报告,并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后,已在网上向社会公开;月度财政性资金收入、支出情况等信息按月在网上公开,部门预决算报告在财政局网站及各部门网站上予以公开。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各单位公车油耗和维修费,我县很早开始定期在《今日岱山》报纸及县监察局网站上进行公开,《岱山县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已在财政局网站上公开。
审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以及涉及民生领域、社会热点等财政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力度,扩大审计公开力度,通过省审计厅、舟山市审计局网站和县政务信息平台,向社会及时公开“三公”经费、“五水共治”、保障房建设、存量资金、全部性政府资金等项目的审计进度、审计绩效,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推动财政性资金透明、规范运行,切实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3、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
推进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阳光工程,开设“土地利用规划阳光工程”等专栏和栏目,2014年公开土地利用规划信息33条,“建设用地批复”信息1条,“征地公告”公开信息22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公开信息22条,“岱山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公告”公开信息3条,“土地出让结果公告”公开信息12条,“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公告”公开信息8条,“听证会公告”公开信息8条。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公开,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专栏,2014年发生的6只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项目的信息全部在专栏上进行公开,内容包括所属村及地块、受让方、土地类型、经营项目、流转面积、流转方法、流转形式、流转价格和年限等信息。同时,通过农民信箱渠道向涉农的政府部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农产品营销大户,普通农民等群体进行公开。
推进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出台《岱山县进一步深化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了公开住房保障信息、强化保障住房审核等七个新机制:通过宣传、张榜公示、电视图文信息、电视滚动字幕、网站、新闻报道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保障房源、分配结果,以确保信息公开;县住建局网站开辟“住房保障专栏”,在专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保障政策、申请条件、申请程序、表格下载、资格审核、房源介绍、分配结果、退出信息、规划计划和建设项目等信息,有效地方便群众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信息。
为抓好今年渔业柴油补贴发放工作,岱山县成立渔业油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油补实施方案,并通过阳光工程网、门户网站公开相关渔业油价补助政策及我县出台的文件,通过各乡镇、村社(公司)公示2013年度油补资金的船只申报前公示和发放名册及金额两次公示,努力做到各个环节公开、透明,确保发放零差错。
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县招投标网站设立政府采购频道,所有涉及政府采购的招投公告、中标公告、废标、项目意见征求等均在网上公开。全年发布招标公告105条,中标成交公告97条,向社会征求项目意见26条。
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岱山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发改、经信、国土、交通、住建、水利等8个部门共同参与,做好相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评估、用地、项目核准、环境影响评估、批复等过程性信息公开,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专栏,对从业单位、个人资质信息、良好行为信息、不良行为信息及信用评价等进行公开,并建立咨询投诉渠道。全年共发布项目信息、不良记录信息等各类信息89条。
4、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方面。
推进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信息公开。在岱山科技网设立专门信息公开栏目,发布科技项目申报通知、立项信息、项目验收信息。2014年公开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通知、科技项目立项信息、科技项目验收情况公示等14条相关信息。
推进阳光招生。县教育部门坚持“零择校”阳光招生,每年3月份向社会公开发布《高亭城区一年级、本岛片七年级招生预报名公告》和《全县七年级、高亭城区一年级招生区域划分公告》,对于学区划分、当年招生的入学资格、报名程序、咨询电话等均有详细说明,并通过岱山教育网、岱山县广播电视台、岱山新闻网等媒体向社会全县公开学区划分情况。加大对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及有关考生信息的公开力度,并岱山教育网上进行公开。
加大医疗服务收费信息公开力度。按照《岱山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县卫计部门通过单位网站、岱山阳光工程网等渠道公开制度建设、用药指标、公示公告及相关政策等信息,督促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做好每季度医疗服务阳光用药报表上报、校对、审核和公开公示工作,并将县级医院报表上报给市卫计局,下属医疗单位药品和医用耗材统一在省厅采购平台阳光采购,统一配送。
推进阳光就业工程。积极创新招聘模式,巧搭就业交流平台,2014年来,以“三结合”招聘模式(即招聘活动与政策宣传相结合、招聘活动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招聘活动与职业指导相结合),充分利用场内外招聘会这一载体,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岱山县就业处门户网站公开政务信息95条,包括工作动态信息22条,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法规1条,促进就业创业措施13条,各项补贴申领信息6条。通过门户网站、岱山论坛、《今日岱山》等媒体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366个,求职登记1558人,累计发放各类政策小册子5000余册。
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着力推进低保城乡一体化,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城镇的90%;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着力规范低保管理运行机制,在岱山民政网和县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上公布了2014年低保标准、低保申请手续及全年各个月份低保资金相关使用情况、低保核查通报及困难群众物价补贴等相关信息。
5、推进公共监管信息公开。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县政府门户网站、岱山环保门户网站开设空气质量、环境影响评估等专栏,公布行政审批、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环境违法案件等内容,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通过简报公开工作信息,利用《岱山环保》、《环境质量年报》等载体向公众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和环境质量现状;通过电子显示平台、移动短信平台,让群众及时了解我县环境质量状况。2014年以来,岱山环保门户网站公布了许可项目公示512条,空气质量364条,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15条,环境违法案件及查处情况1条,水环境信息公开2条,共计894条。
做好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信息公开工作。县安监部门加大了重大事故隐患单位和严重违法安全生产行为的曝光力度,对市、县二级重大隐患挂牌单位进行了网上曝光,对15家未按时完成整改的水产制冷企业也进行了公开曝光。今年对浙江开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7.23”坍塌一般事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了网上公示。同时,加强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工作,在重要时期、重点时段、特殊气候期间(如春节、国庆、汛期、高温、台风等)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信息,提醒企业落实安全措施,加强事故预防。此外,加强事故通报工作,及时将海舟公司“1.28”较大爆燃事故通报给各乡镇、部门和有关企业,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并举一反三,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为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县食安办制订了《岱山县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试行办法》,对纳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或者网络等媒介向社会予以公布,并实施重点监督检查,2014年通过《今日岱山》公布食品安全“黑名单”1家。
推进国有企业相关信息公开,对县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行公开,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整体运行情况,以及“三重一大”事项、国有产权交易等信息公开,累计主动公开相关信息25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岱山县政府及所属部门、乡镇政府以网站为信息公开主要平台,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信息公开载体,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万余条,其中公开规范性文件29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公开信息4600余条,通过网站和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1.3万余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全县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件,其中当面申请19件,信函申请3件,网络在线申请1件。所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都已在《条例》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办理完毕,并以申请人要求的方式答复申请人。其中同意公开和部分公开的24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全年没有收取任何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费用。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和县监察局均设立了接受公众举报和投诉的公开电话,各乡镇、各部门都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广泛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社会评议和群众的举报、投诉和监督。高度重视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争议所涉及的各类问题。2014年,我县发生因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1件,纠错1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受理有关我县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案件2件,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2件。
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4年,我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做好主动公开的同时,以浙江政务服务网和“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为契机,做好权力清单编制和行政权力事项梳理工作,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但从实践中看,这项工作与上级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信息公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的渠道和载体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公开信息的数量、质量和时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步,我们将在继续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进一步做好主动公开工作。健全以门户网站为主要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息内容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加强网站信息的发布更新,确保各项公开信息及时、有效。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从信息产生源头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加强考核,规范网上发布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发挥门户网站在政务公开中的主渠道作用。
2、推进信息公开查阅点标准化建设。按照标准化的规范,对政府系统信息公开查阅点和受理点进行改进,在查阅点的设置、工作内容、工作制度等方面提出一般性规范,便于各级政府和部门按照标准化进行建设、规范,并建立相应工作制度。
3、加强业务培训指导。针对各单位信息公开工作以兼职为主,普遍对业务不太熟悉的情况,按照集中培训、互动交流的办法,适时举办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平时注重沟通交流,在互动中提高各单位开展此项工作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作检查,促进各单位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14年度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