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10026413387/2011-78509 生成日期 2011-12-19
发布机构 县府办 文号 -
组配分类 县政府文件 主题分类 社会福利
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岱山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县府办 发布日期:2011-12-20 13:14 浏览次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岱山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岱山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岱山县委、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岱委〔2009〕7号),加快推进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残疾人整体生活水平,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建共享小康社会,根据《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舟山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结合全县残疾人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设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残疾人工作成效明显,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为构建和谐岱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县被命名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称号,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优秀单位、浙江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县和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不断创新“以人为本”的康复服务新理念,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使1030名(次)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或功能补偿。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对低保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的给予每人每年100元的缴费补贴;实行个体经营及灵活就业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对416名残疾人发放了社保补助金,累计补助资金18.74万元。特别是通过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全县1057名残疾人在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康复服务、基本生活照料等方面直接受益。

  (二)残疾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2010年底,全县2070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了不同形式的就业,就业率达85%。残疾人自强创业典型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有1名残疾人荣获浙江省首届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提名奖,3名残疾人荣获舟山市首届残疾人十佳“自强创业之星”,4名获得提名奖。五年来共为795名残疾人提供了技能培训。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逐步提高。五年来共补助残疾人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大中专学生84名,补助资金26.22万元。残疾人参政议政能力增强,全县有1名残疾人当选市政协委员,1名残疾人当选县人大代表。

  (三)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扶残助残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政府出台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精神病人救助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财政投入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残疾人事业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平均增幅达18%,全县财政投入(含残保金)累计约850万元。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爱心乡镇、爱心社区创建工作实质性启动,营造了氛围,推动了事业。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共识不断强化,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依托各类新闻媒体,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残疾人服务,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氛围。以参加各类残疾人运动会和文艺汇演、上海世博会等重要活动为契机,积极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

  (四)为残疾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县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等为平台,有效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建筑面积2102平方米的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残联服务机构得到加强,新设立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指导开展全县残疾人康复服务。各级残联组织更加规范,全县各乡镇残联都配备了专(兼)职理事长,全县所有社区(村)均成立残疾人协会,其中17个社区配备专职委员。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小康工程数据库、第二代残疾人证数据库等信息化服务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切实解决了残疾人实际困难,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残疾人整体思想稳定,未出现集体越级上访事件。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我县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县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我县88.7%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残疾人仍然是最困难的群体,残疾人特别需要政府与社会加大重点保障和特殊救助的力度。二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目前,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社会公共资源还不足,县级尚无专业康复服务机构。残疾人工作队伍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残疾人服务的专业机构、专业设施、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三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环境还不理想。社会对残疾人工作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见,全社会关爱、扶助残疾人的氛围需进一步加强。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使残疾人与全县人民一道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心,深入开展“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残联组织为残疾人“代表、服务、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残疾人自身适应和发展的能力,加快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切实改善残疾人民生,基本满足残疾人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需求,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特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坚持缩小差距、加快发展。不断缩小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与残疾人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残疾人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加快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进程,实现城乡、区域之间均衡全面发展。
   ——坚持依法推进、维护权益。贯彻落实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确保残疾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维护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力。
   ——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并完善残疾人事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领导体制。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评估考核体系。建立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培育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岱山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健全两个体系,缩小两个差距,实现三个人人享有”。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专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

  ——缩小残疾人生存状况与全面小康的差距。按照普惠加特惠的原则,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助力度,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水平,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保障残疾人享有公共服务,优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存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残疾人总体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缩小服务能力与残疾人需求之间的差距。社会公众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基层残联组织体系建设更加健全,服务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残疾人工作者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更加健全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加强康复能力建设,加大康复扶助力度,提高对康复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少年儿童康复训练率达到100%,有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辅助器具,全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残疾人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政策,落实政府补贴,把社会救助尤其是残疾人专项救助作为重点,确保城乡贫困残疾人普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扩大残疾人社会救助方面的专项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救助范围、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等需求得到稳定的保障。

  ——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进程,确保残疾人与其他群体在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和就业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为残疾人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参与社会生活、享有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在特殊需求方面给予重视和照顾,使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精神上有尊严,在平等、参与、共享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不断筑牢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康复

  1.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完善康复政策体系和康复服务体系,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2.主要措施

  (1)健全康复政策体系。在落实现有康复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残疾人康复救助、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发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推进康复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

  (2)深入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切实纳入社区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平台和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基层医疗与康复资源共建共享,推进社区康复规范化建设。

  (3)大力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完善政策,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覆盖面,使城乡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残疾儿童都能得到免费抢救性康复。

  (4)深入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加大投入,扩大覆盖面,使有适应指征且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及时得到助明、助听、助行等康复服务。

  (5)加强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完善服务功能,拓宽康复领域,充分发挥指导、培训、辐射和服务作用。

  (6)加大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和管理力度,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购销网络,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质量监督和管理,实现有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辅助器具的目标。

  (7)推动残疾人康复知识的普及。针对各种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康复需求,邀请康复专家,开展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增强残疾人的康复意识。

  (二)教育和培训

  1.目标任务

  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加大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助学力度。多形式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2.主要措施

  (1)做好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提高随班就读质量。采取送教上门等形式对适龄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重视专业教师的引进,加大对其他教师的培训力度。

  (2)进一步完善《岱山县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对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施免费教育制度,接受高等教育实施资助和生活补贴。

  (3)做好残疾考生的报考和入学录取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通过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形式接受高等教育,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提高残疾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比例。

  (4)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开展多形式的免费职业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

  (三)就业与创业服务

  1.目标任务

  进一步深入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水平,加大辅助性就业、庇护性就业的力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残疾人就业;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功能,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2.主要措施

  (1)修订完善《岱山县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2)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促进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作用。

     (3)鼓励和扶持兴办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农)疗机构、辅助性工场等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作为残疾人庇护工场的专产、专营产品,同等条件下,政府应当优先采购残疾人专产、专营的产品或服务。

  (4)落实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逐步建立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岗位预留制度;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促进残疾人社区就业和居家就业。落实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

  (5)在岱山本岛建立一家适合中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就业的小康·阳光庇护中心。

  (6)建立残疾人劳动能力评估体系,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7)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将重度残疾人托(安)养服务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并确保每年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8)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其他新型就业形式的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相关政策。

  (9)大力选拔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参加各级各类有关竞赛活动。

  (四)扶贫与社会保障

  1.目标任务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给予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待遇。深化落实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托养照料服务、保障性住房等特惠措施,实现政策实施的经常化、长效化、制度化。

  2.主要措施

     (1)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持证残疾人单独施保;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或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0%的持证残疾人,参照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发放补助金,并享受其他社会救助政策。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为适合工疗的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职业康复等服务。

  (3)积极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残疾等级二级以上和贫困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的政府补贴;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解决贫困残疾人看不起病的问题。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4)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提高残疾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标准,对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的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自缴部分给予补贴;对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低保和重度残疾人给予补贴,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

  (5)将住房困难的残疾人家庭纳入城市住房保障和城乡住房救助制度。渔农村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渔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对象,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城市低收入残疾人优先纳入城市廉租住房或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享受住房实物配租、减免租金或优先购房政策。

  (6)将渔农村扶贫开发和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残疾人家庭,扶持渔农村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多种经营。

  (7)完善残疾人扶贫基地扶持政策,凡具有一定规模、安置残疾人就业和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成效明显、被列入市、县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的,依照同级渔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扶贫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安置奖励。

  (五)文化与体育

  1.目标任务

  广泛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丰富、活跃残疾人群众文体生活,提高残疾人特殊艺术水平,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残疾人融入公共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2.主要措施

  (1)公共文化体育机构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公共场所普遍对残疾人开放,提供优惠优先服务。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开展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服务。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应定时免费向残疾人开放。

  (2)重视残疾人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文化活动创造条件。定期举办残疾人运动会。积极参加省、市主办的各类残疾人艺术汇演,鼓励扶持残疾人参加工艺美术、书画、文学、摄影等艺术活动和创作,培育残疾人艺术品牌。

  (3)建立健全残疾人文化、艺术、体育人才数据库,加强特殊人才的信息管理。向市、省和国家输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及优秀艺术人才。组织动员残疾人参加残健融合、康复健身的体育活动。

  (六)社会环境

  1.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扶残助残爱心城市、乡镇、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培养社会助残意识,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2.主要措施

  (1)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把倡导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纳入各类文明创建标准和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志愿助残献爱心。

  (2)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力度。加强残联系统宣传队伍的培训工作,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宣传网络,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残疾人事业,动员和感召全社会关爱残疾人。

  (3)宣传、文广新闻出版等单位要加大力度宣传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反映“小康工程”“爱心城市”实施过程中涌现的感人事例。

  (4)加快推进扶残助残爱心城市、乡镇、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残疾人工作水平,深入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共享社会文明成果。

  (5)岱山电视台开播至少每周一次电视双语新闻节目,广播电台开播每周一次残疾人专题节目,并在公益广告时间播放免费助残公益广告。

  (七)无障碍建设

  1.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城乡无障碍的规范化建设,加大无障碍设施的改造、维护、管理和监督力度,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2.主要措施

  (1)新建、改建、扩建设施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设无障碍设施,加强设计审批、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无障碍设施规范化管理。住建部门在审查、审批与验收公共建设项目无障碍设施时,要听取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的代表意见,吸收其参加项目审核。普及无障碍知识,加强宣传与推广。

  (2)将无障碍建设纳入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内容,与小城镇、农村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加大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公共停车区、住宅小区停车优先设置方便残疾人的专用停车泊位并纳入依法管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必须达到无障碍建设标准。开展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3)积极开展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公共机构要积极创建信息无障碍平台,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

  (八)维权

  1.目标任务

  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力度,完善、落实各项扶助残疾人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残疾人维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着力解决残疾人普遍性、群体性的利益诉求。

  2.主要措施

  (1)进一步健全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进一步修改完善残疾人优惠政策和扶助办法。尊重和保障残疾人在相关政策制定和残疾人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开展保障残疾人权益政策法规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在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督查时,视情吸收残联组织和残疾人代表参加。落实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做好残疾人代步车、汽车驾驶相关工作,消除公务员录用、企事业单位用人等方面对残疾人的歧视,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3)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强对省委3号、市委4号、县委7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岱山县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贯彻落实,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4)建立县法律援助中心残联法律援助工作站,深入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民政、人力社保、教育、卫生、残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法律救助工作。

  (5)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大重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九)组织建设

  1.目标任务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加大残疾人干部选拔、培养和配备力度,真正实现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作用发挥明显的规范化建设目标,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县委〔2009〕7号文件精神,将残联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当地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各类别优秀残疾人干部的培养、交流力度,加强选拔,大胆使用,充实残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2)要着力建设“为公、勤政、团结、廉洁”的残联领导班子,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残疾人工作者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3)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和省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实施意见》(浙残联组人〔2011〕14号),配齐配强乡镇残联专职理事长,健全社区(村)残协组织,选聘好专职委员,并落实相应的待遇。

  (4)健全专门协会组织,完善工作制度,增强协会工作活力,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开展适合各类别残疾人特点的各项活动,代表和维护残疾人利益,反映残疾人需求,更好地发挥专门协会的“代表、服务、维权”的职能。

  (5)在残疾人中开展自强活动,引导广大残疾人乐观进取、热爱生活、自强自立;培养残疾人参与残联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参政议政比例;表彰各行各业优秀残疾人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激励全社会扶残助残。

  (十)残疾预防

  1.目标任务

     健全残疾预防网络和工作机制,提高残疾预防技术水平,有效减少、控制残疾发生。

  2.主要措施

  (1)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建立健全残疾预防工作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优生优育、母婴保健、医药卫生、交通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与残疾预防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残疾预防工作。

  (2)健全新生儿筛查制度,开展出生缺陷和早期干预项目的免费筛查诊断;完善新发疑似残疾儿童的筛查机制和残疾信息通报制度,严格信息质量控制,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做好信息收集和监测工作。

  (3)禁止近亲结婚,提倡婚前检查,开展婚前指导、咨询,普及婚前和孕期保健知识,减少遗传性残疾和先天性缺陷。加强计划免疫,控制传染病、后天营养不良及脑血管疾病致残,严格耳聋药物的管理,减少药物致聋。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控制、减少意外事故致残。加强精神残疾预防,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4)结合 “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和“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日活动,宣传残疾预防常识,普及康复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出生缺陷、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认知度和知晓率。

  (十一)残疾人事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1.目标任务

  全面实现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全面动态掌握全县各类持证残疾人基本信息,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提供信息服务。

  2.主要措施

  (1)推动残联系统信息网站建设,提高网站“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的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网站信息无障碍。构建覆盖全县残联系统的网络平台,动态掌握全县各级各类残疾人基本信息。

  (2)完善残联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数据统计电子化,运用电子方式完成统计数据的传输与汇总,建立全县残疾人事业数据库,加强残疾人证的核发管理。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的网络联系,通过网络报送数据、传输政务信息。

  (3)继续开展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整体提升残疾人工作者的网络服务能力及残疾人信息化参与能力。

  四、“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海岛和谐社会的,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重要内容。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一项跨部门、多行业、综合性很强的公共服务方面的专项规划。为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政府主导,推动事业发展。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重视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要按照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和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有力保障。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残疾人现状,建立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化多元投入为辅的经费运行机制,不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财政投入。收好、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充分发挥效益。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捐助残疾人事业。

  (三)强化督查激励,确保规划落实。对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年度目标任务的分解、评估,确保落到实处。开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中期检查,督促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期末进行全面总结评审。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部门、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  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努力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为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