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2002年,全县年末总人口203245人,比上年末减少4856人。其中,男性人口101029人,女性人口102216,分别占总人口的49.7%和50.3%。全年出生人口1146人,人口出生率为5.57‰;死亡人口1503人,死亡率为7.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4‰。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住条件继续改善。根据抽样调查,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0元,比上年增长17.4%;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62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渔民人均纯收入6008元,比上年增长2.5%;农盐民人均纯收入4298元,比上年增长9.0%。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952元,比上年增长23.2%,但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较大,部分城乡居民家庭的实际生活还比较困难。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8468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年新建各类住宅5.2万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有各类可提供食宿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0个,床位112张,收养75人;有各类社会福利企业22家,残疾职工就业人数480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全年社会救济对象总人数2650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76人。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2002年,我县在扩面征缴、医保改革、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年末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364家,参保人数20648人,其中离退休人员4027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09家,参保人数8154人,基金收入324万元,比上年增长9.8%;参加医疗保险的各类企业达到487家,参保人数21602人,其中企业职工15340人。
社区服务向纵深发展。全县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0个,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也安排吸纳了63名失业人员就业,年末从业人数70人。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55个,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25个,志愿者达228人。农村社会保障网络8个。